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成电 创未来】胡杰:是基础理论的攻关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文:学生记者团 鞠昀 鞠浩然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3-04-13 9404

图片

  现如今,“物联网”这个概念已经不是空中楼阁,或许随便在街上问一下路人都能给出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但对于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胡杰研究员来说,物联网却是他再熟悉不过的话题。他所为之努力的无线数据与能量的一体化传输,就是支撑“万物互联”的基石。而为了铺好这块基石,胡杰已经在通信领域默默耕耘了18年。

上下求索,迈入通信殿堂

图片

  “其实我和许多同学一样,当初选专业的时候也是只知道皮毛”,胡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但确实我本科那会儿通信就是最火的专业”。后来,随着在母校北京邮电大学的学习,胡杰深感通信专业知识的博大精深与对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就在这个领域扎下根来。

  “defend your career,你首先要热爱你的专业,要有热情,这样才能够有成果。”这是胡杰时常用来激励自己的一句话,也是他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开启自己的博士生涯时就坚定的信念。

  在南安普顿的深造中,胡杰师从通信领域权威Lajos Hanzo教授。每每提到 Hanzo教授,胡杰的感激之情都溢于言表。“ Hanzo教授作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无论是在我博士期间还是之后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

  “不遗余力”是胡杰提到 Hanzo教授时最常说到的词语。在胡杰博士深造期间,Hanzo丝毫没有院士的架子,反而将胡杰亲切地称呼为自己的“colleague”,在专业领域“不遗余力”向胡杰传授他所有的知识。甚至连胡杰和成电的结缘都要归功于 Hanzo的推荐与搭桥。

   “Hanzo教授十分认可成电的学生。他一直和我说你最开始不要太在意其他事情,关键是好的科研平台以及好的学生。于是我就听从了他的建议,来到了我们成电。”

潜心科研,合力破解疑难

图片

  来到成电开启科研工作后,胡杰愈发理解了 Hanzo教授的话。“在成电,只要有自我驱动力,工作起来就非常愉快,也就更容易出成果。”学生充满热情,做事脚踏实地;同僚们精心合作,极具责任心;学院前辈们也毫无保留地帮助胡杰,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胡杰便继续着自己在无线数据与能量一体化上的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胡杰的研究很快有了成果。在刚来成电一年多的时间里,胡杰接连在中兴通讯技术期刊上发表了两篇文章,深入探讨了无线数据与能量协同传输中编码起到的作用。他的研究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利用射频(RF)信号的远场传输特性,无线数据与能量协同传输技术(SWIPT)可以将数据与能量通过同一无线射频信号传输到通信设备,从而同时满足设备的通信与用能需求。

  与前人都立足于硬件、增益的研究不同的是,胡杰的研究落脚到基础理论,直接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数据与能量一体化传输的极限。在信息论的指导下,他进而发现编码也能够影响能量传输,并且在数据传输和能量传输中存在天然的制约权衡关系。

  在众多成果的加持下,胡杰在2017年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

  胡杰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自然基金青年/面上、创新特区、四川省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主研自然基金重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点工程项目,并与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除此之外,胡杰更是在2018年入选了学校的“基础研究星火计划”,在2019年获得校“学术新人奖”称号,2021年入选“校百人”计划。

  在胡杰看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校乃至学院的支持。“学校通过各种人才计划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而学院人才办的贴心服务,则是解决了我们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比如在申请项目或者人才计划时,学院会给我们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做一对一的指导,正是因为他们不遗余力的帮助,让我们得以快速成长。这也是吸引我留在学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在数字与能量一体化无线传输的大框架下,胡杰还在利用6G通讯系统中的太赫兹和内生智能完成物联网的通信与能量需求。此外,数字模拟、数字孪生也是他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形成虚拟化网络后,胡杰利用虚拟网络的高精度真实性和可修改性,提前做网络规划与策略训练,来提升目前推进过程中6G通信网络的质量与性能。

  在不断地深入研究中,胡杰对自己的研究成果颇有自信,在被问及有关“卡脖子”的问题时,他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自信地解释道:“我们现在在做通信算法方面的研究,其实从5G开始我们就是领先的,在我们需要的大型设备芯片上,我们是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就我所在的领域而言,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图片

立德树人,用心培育人才

  “您认为您是一位什么样的教师?”在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胡杰十分谦虚地说:“自我评价还需要很多努力,还有很多不足,教学上更需精进,科研上也还要继续加油。”实际上,胡杰在学生们的心目中已经是教学科研双丰收的“大佬”。

  在胡杰看来,给同学们传授知识,一定要讲得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同时还要富有激情,才能够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我课堂上就会把目前正在做的一些前沿的东西带进去,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正是因为对于课堂的认真,胡杰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甚至有不少同学都是在上过他的课后萌生了科研的想法,在本科阶段就选择跟随胡杰进行科研,甚至直接选择保研到胡杰的教研室深造。本科在格拉斯哥学院上过胡杰讲授的“信息论基础”课程的倪骁勇同学说:“胡杰老师在学术上是一个很认真严谨的人。他备课认真,课堂内容极其丰富。日常生活中又是一个随和的人,他带领当初还是本科生的我走进科研的大门,我非常感激。”

  而在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胡杰又能十分清晰地理清其与本科教学的区别。“本科的教学一定是要细致入微的,把同学们的基础打牢;研究生教学反而不宜太细,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研究生教学的过程中,胡杰便不再拘泥于复杂的推导,而是更加聚焦在科技前沿的发展与研究内容上的拓展上。“毕竟研究生是要搞科研的,关键就是要能让学生真的把课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他的研究中去。”

  胡杰不仅把这样引导交流式的教学应用在课堂,更是拓展在教研室里。胡杰认为自己所在的团队是十分平等和包容的,他不会把学生当作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反而是和学生密切地交流与合作。胡杰也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他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团队中的一个小小的螺丝钉,责任就是让团队能够正常运转。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便是让胡杰的团队关系亲密融洽的关键。而这在学生看来也是一样,胡杰的博士生赵毅哲说到:“我们的团队氛围很轻松,学生和老师都非常积极活跃,没有隔阂与代沟,更多的是一种朋友的关系。”

图片

胸怀天下,勇挑时代重担

  在今年新学年伊始,胡杰便向团队同学们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观察之下,其实大家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一样,刚进来的时候相差最多不过十分,为什么三四年之后有了如此大的差距?”胡杰认为,这归因于科研中的自我驱动力。“我想说的是,你的心里一定要有光,要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心里有了光,你才能驱动自己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你才能起码保持在前50%,不至于被落下。而有了自我驱动的动力,大家都一定会成功的。”

  在教学方面,胡杰想要更进一步。“希望能够做好对同学们的引导,把前沿知识与基础理论做好结合。”胡杰一直将激发同学们的科研兴趣作为自己的目标,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课堂,为同学们打牢知识根基,激发大家对科研的兴趣。

  除了教学工作,胡杰也希望自己能够在科研方面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出更多的突破与贡献。目前胡杰主要在从事智能一体化、异构组网和数字孪生方面的研究,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但同时又对未来充满憧憬,对自己和团队抱有信心。“希望我们能在通信网络领域这方面形成这样的一支国家队,担起为国为民的大任,为经济社会发展铺好‘万物互联’的基石。”



编辑:张闻起  / 审核:李果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