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聚焦】牢记使命,构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
——研究生院院长兼学位办公室主任王秉中在2018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文:研究生院 图:邝俊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时间:2018-03-04 7651

  编者按:3月1-2日,学校在清水河校区召开2018年学校工作研讨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和三中全会精神,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学校2017年工作,研讨学校2018年工作要点。会上,副校长熊彩东、胡俊,党委学工部、人力资源部、教务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人分别做了大会交流发言。新闻中心特将交流报告内容整理出来,逐一发布。本文根据研究生院院长兼学位办公室主任王秉中的大会交流发言整理而成。

8a5e5c8cc5fbdb073ae81f16afc15fe7.jpg

一、以一流研究生教育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战略。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和任务。

  立德树人是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没有一流研究生教育,就没有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崛起得益于一流研究生教育的崛起;世界一流大学无不高度重视和着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一流研究生教育支撑一流大学的前沿科学研究,赢得一流的学术声誉;一流研究生教育支撑一流大学的高端人才培养,奠定领军人才的发展基础。

  因此,我们要牢记使命,以一流研究生教育来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二、构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为此,我们提出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战略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构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推进优势学科与若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伙伴关系,培育一大批引领未来学术前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领军人才。

  国家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面向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面向国际科技前沿,面向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适应性、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切实将学位授予单位的发展重点引导到提高质量、内涵发展上来。这充分反映了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在社会需求适应度和用户满意度方面的高标准要求。

  人民满意是发展教育的宗旨所在,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构建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一流研究生教育体系,体现了两个重要理念:(1)以学生为中心。要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思考研究生教育,教什么?怎样教?把全体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关注的焦点,让学生有最大的获得感和满意度。(2)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重心。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在校教育与毕业生发展质量的关系,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构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体系。

  建立人才培养世界一流伙伴关系是我校一流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世界一流学科,学术竞争力是一流学科的重要标志。世界一流学科的学术竞争力有两个基本考察点:(1)一批优秀教师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2)一批优秀学生来自发达国家。从这两个基本点来看,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任务非常艰巨。

  尽管如此,我们已经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我们必须砥砺奋进,开启新的征程,完成这一使命。为此,我们将通过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愿景导向三个递进阶段来完成这一使命。在问题导向阶段,以学科为基础,通过与世界一流学科对接,找出我校研究生教育与世界一流学科的差距。在目标导向阶段,以学科为基础,通过与世界一流学科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标准对接,实现培养方案互认。在愿景导向阶段,以学科为基础,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接,达成世界一流水准的研究生教育。

三、几项重要工作

  1.重构研究生培养方案

  重构遵循下面两个原则:

  一是服务需求,提高质量。方案应该与国际接轨,力争做到对中国学生、外国留学生、国外交换生趋同培养,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国际胜任能力;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加强科教融合,提高学术创新能力;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加强产学结合,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对于“本-硕-博”贯通培养,要定位准确、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实现“三结合”培养全覆盖,即国内与国外培养相结合,拓宽研究生国际视野;校内与校外培养相结合,增强研究生职业胜任能力;科学与人文培养相结合,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

  二是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拥有最大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立足于终身受益,做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并重。

  2.建设高水平示范课程

  覆盖全校所有研究生培养方案,建设120门高水平示范课程,包括对应的一流师资、一流教材、一流成果建设。预计建设90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和案例课程;30门公共基础课、人文素质课;全英文教学课程达到50%,助推国际接轨、趋同培养;通过人文教育与学术交流月等方式聘请海外优秀学者授课。

  3.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全日制硕士生来自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高校和一级学科评估A类学科的生源比超过55% 。

  4.完善招生指标动态调控机制

  完善以培养质量为导向的招生指标动态调控机制。总指标由学科规划基本指标和培养质量调控指标两部份构成,其中,学科规划基本指标根据学科建设规划进行合理分布;培养质量调控指标根据培养质量进行指标动态调控。

  培养质量调控指标根据下列要素投放:培养方案在国际接轨、趋同培养等方面的改进情况;生源质量改进情况;课程质量改进情况;学位论文质量改进情况;就业质量改进情况;学生满意度改进情况。

  5.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

  2018年1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教研[2018]1号)。《意见》指出,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要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导师必须满足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素质精湛三大基本素质要求。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包括七个方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意见》要求健全研究生导师评价激励机制。

  《意见》的印发对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高水平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有几项重要工作要做。根据学科建设规划优化导师队伍分布。完善博导评聘制度,实施招生资格动态管理,认真执行《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新增审核及招生资格审核管理办法》和各学院的实施细则,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硕士生导师评聘制度,实施招生资格动态管理,由各学院制定实施细则,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企业导师队伍。瞄准国家重点单位和高端企业,深度介入行业任务,落实双导师协同指导,提升学校的行业影响力。

  6.实施博士生学术精英培养计划

  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资助博士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300多种);资助博士生出国联合培养(半年、一年);资助发达国家优秀博士生来校访学(三个月及以上)。

  与人才培养世界一流伙伴计划联动,推进与世界一流学科建立稳定的人才培养伙伴关系,带动一流伙伴学科间优秀硕士生3个月学术互访数量增加,促进一流伙伴学科间导师学术互访和实质性研究合作。

  具有国际水准的博士毕业生达到30%。

  7.保持高就业质量和高就业率

  到国家重点单位的毕业生超过50%,到国防重点单位和党政机关就业的比例明显增长。加强就业教育、引导和服务工作,鼓励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通过联合培养基地等渠道,增强学生对国家重点单位的认同。

  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质量评估反馈机制,完善支持与服务体系。深入研究毕业生发展质量与在校教育的关系;促进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助力校友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良性互动。


编辑:林坤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