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才培养】李乐民院士与数学专业本科生漫谈学习和成长
文:数学学院 图:数学学院 来源:数学学院 时间:2014-12-26 6933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2月24日,李乐民院士做客数学科学学院第三期“师说”活动,与数学专业本科同学漫谈大学学习和成长成才。学院党委书记孙清平、副书记张泽宝参加座谈。

1419478612508765.jpg

  从数学学院院友、北京邮电大学“长江学者”杨义先教授等几位数学专业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出发,李乐民院士和同学们探讨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打好数学基础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特别是在本科期间选择攻读数学专业,能为同学们将来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他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强调在当前“大”“智”“移”“云”(大数据、智慧城市(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时代,科学研究离不开数学的支撑。

  谈到本科生怎样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李乐民院士对同学们寄于殷切希望。他建议同学们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遇到问题多与老师和同学们沟通,在完成好学业的同时,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面对未来选择的问题,他鼓励同学们继续深造,并为大家介绍了一些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涉及到的数学课程。他认为只有尽量学好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在将来的研究生阶段学习才可能会更加深入。他还提醒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英语的学习,为以后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在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针对未来发展规划,怎样走上科研的道路,如何从模仿学习数学到思维学习数学、如何看待数学思维和工科思维的区别等问题向李乐民院士请教。李院士用朴实、亲切的语言谈了自己的感受和观点。他指出,对于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从基础开始,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的。以后选择深造时,需要了解自己想做哪方面研究,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还是比较符合市场需求的科学研究,根据这些来选择导师并开展科研。对于学习思维,他认为用数学的思维看问题会更加深入细致,对于一个研究团队来说,无论是工科思维还是数学思维,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201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王吉同学表示,通过与李院士交流,不仅增强了自己对数学专业学习的信心,更领略到先生的个人魅力和风采,被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所折服。“李院士平易近人,语言质朴,言语间充满了对学生的关心,让我们感受到了成电老一辈开拓者对学校深厚的感情和对人才培养的期望。”

  “师说”——与高端学术人才对话系列活动,是数学科学学院今年推出的人才培养创新举措,旨在推动形成学生与教授定期见面交流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促进本科专业教育和学生成长成才。活动形式以座谈和互动交流为主,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编辑:张娜  / 审核:张娜  / 发布:张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