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苑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专访微固学院张鹰教授
文:易希 吕孟山 图:易希 吕孟山 来源:原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时间:2014-11-12 3648

  他,年近花甲,依然坚守在本科基础课程教学的第一线;他,醉心教学,在将近30年的教学生涯里,每一次课都激情满满,笑容可掬;他,专注学生,在连续两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里高票入选。他是谁?他,就是微固学院的张鹰老师。

我的价值体现在学生身上

  谈及最近一次“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问及其教学心得时张鹰老师显得很平静。“其实很简单,我觉得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对学生负责,不要浪费学生的时间。教学不外乎认真二字,只要思考清楚了什么是学生需要的,就能教好这门课。”在他看来,一个老师的价值不在于他自己有多少荣誉,出了多少书,而是体现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因此,他也认为一所大学最不应忽视的也正是教学这一环节,对一直以来讨论很热的话题——“高校重科研还是重教学?”张鹰老师也有自己的看法,“高校不是研究所,还是应该以教学为主,毕竟学生是主体,做科研更多可以依靠研究所。这其实就是一时的成就和长远成就的关系,科研成就是直观可见的,而教书育人的成就则需要时间来证明,就像老话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到这里,他还用孔子、苏格拉底的故事加以补充:“你看,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大思想家,哲学家,但是他们的思想成就经过了他学生的整理完善和几代人的传播发扬,后来才被人们普遍接纳。可以说他们的价值也体现在自己的学生身上。” 作为教师,他一直信奉那句简单的格言——老师就应该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同时,他告诉记者自己对大学教育的理解:“科研成就往往是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一味追求这种看的见的短期目标,忽视了需要长期投入的教学育人工作,则是本末倒置的错误做法。”他说,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不应该只是着眼于学生在学校时有多么优秀,关键要看大学这段经历对他一生发展的影响,真正重要的工作是要经过时间来证明的。

独立的思考不是口号

  听过张鹰老师课的人都知道,课堂上,张鹰老师喜欢用一些通俗易懂的模型和原理引入课程的要点,让人听后耳目一新。生活中,他喜欢思考,对很多事情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一定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是整个采访过程中他提的最多的一句话。

  而这,跟张鹰老师丰富的人生阅历是密不可分的。

  张鹰老师生于1954年,童年经历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困难时期,遭遇过“文革”,参与过下乡劳动,恢复高考后,成为第一批参加高考的学生并顺利考入大学学习,研究生阶段由于身体抱恙他错过了远赴海外深造的机会,最后选择了留校工作。一路走来,岁月磨去了许多记忆,却沉淀下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许多人一说起“文革”便讳莫如深,张鹰老师则很坦然:“我们这代人是回避不了这段经历的,很多人说文革是一场浩劫,不可否认它确实影响了中国的发展,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在我看来,文革更是一次思想的冲击。”他说,文革之前,人们思想单纯,热情高涨。却少有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静心思考自己的工作和人生;文革开始后,很多以前建立起来的思想被颠覆,开始让许多人去思考,去反思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他们很深刻的体会到:“谁说的都不一定是对的!”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口号一经提出就能深入人心的原因,这是大家最认可的观点。因此,他觉得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不只是一句口号,我们要敢于质疑别人的观点,挑战权威。

  讲到这里,张鹰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一件他大学时的趣事:早期的成电其实就是现在一个学院的概念,一共就6个系,现在所谓的学院都是由当时的系发展而来,而当时的学生也比较珍惜读书的机会,非常用功,甚至有人清晨5点就在路灯下看书,但是安排的课程实在太多,大家都开始吃不消了。商量之后大伙都觉得这样的课程计划方案不太合理,于是就派出代表和系主任商量重新制定课程计划,经过讨论,得到了修订的方案。“当时的学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主动性很强,而这可能是我们现在的学生比较欠缺的吧,”他感叹到,“其实,你们现在选择的机会多了,一定要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最需要的是什么!”

  关于如何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张鹰老师并没有谈到明确的方法,但交谈中,记者对他深厚的中西方哲学、政治、历史文化积累叹服不已,你很难把他跟人们印象中传统的工科大学教授对应起来,他更像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思想家。而这都源于他在业余时间对哲学、历史文化的广泛涉猎,这也启发我们,在当前我们经历有限的情况下,有助于自己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应该就是多读书,不只是限于专业领域,像张鹰老师那样完成“博”与“专”的结合。

年青人,希望永远在你们身上

  谈话中,受到如此多学生肯定和喜爱的张鹰老师对学生,对年青人的期望和关爱溢于言表:“有句老话说,年青人是早上8,9点钟的太阳,希望永远在年青人身上,我深以为然!”在他看来,我们的社会要发展进步,就需要有新事物的发展来推动,而新事物恰恰需要新的人来提出。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听到这样的论调,所谓的‘一代人不如一代’,真是这样吗?我看未必,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时代在变化,新的一代人与旧的一代人肯定有不同之处,而没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就说‘一代不如一代’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社会的发展都证明一代是强于一代的!”说到这里,他放慢了语速,“我一直觉得,大学之所以重要,就是这里汇聚了如此多的年青人,他们能够提出新的想法,开创新的时代,推动社会的进步。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对事物能有自己的看法,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教育就是成功的!”这也是张鹰老师对大学教育的期望。

  在将近30年的科研教学工作中,张鹰老师也见证着微固学院由一个不起眼的“小系”发展成长为如今几百人规模的“大院”。在他看来,微固学院的成长壮大离不开一代代微固人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尤其是一批批年青人才的推动与奉献。“年青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微固学院持久发展注入了活力,而这也是学院现在把青年人才引进和培养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的原因。”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学院的未来,年青人的未来。

  谈到对当代大学生的期望,张鹰老师认真地说到:“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明白,一旦进入了大学生活,你的人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大学里选择是丰富的,而你拥有了自由选择许多事物的权力,因此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太拘泥于世俗的看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当然,也正因为你已经独立了,自己就要对作出的选择负责,不论结果好与坏,都要有自己承担后果的勇气,不能埋怨他人和社会。”

  最后,关于大学学习的目标,张鹰老师认为我们不应该将目标局限在底层技术的应用上,不只是重视动手能力,更应该多培养自己的交往能力,这样,将来离开学校才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人物简介:

  张鹰,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教授。讲授《信号与系统》《数字逻辑与设计》等10余门本科研究生课程,承担信号与系统实验的实践性教学工作,担任《微电子器件》省级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主持或参与4项省精品课程建设。主持或参与科研10余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先后荣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国家“九五”重点攻关先进项目及先进个人称号、最受学生欢迎的基础课教师一等奖、校本科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校华腾国威奖教金三等奖、通过学校第14届“教学质量优秀”A级鉴定(2004)、校优秀共产党员。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