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双一流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建设双一流】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稳居国内顶尖 瞄准世界一流
文:李果 图: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01-10 19701

编者按:学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以全球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学科实力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学科的引领作用得到了持续强化。一流学科建设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引擎”,为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A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校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揭晓,我校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学科为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A,光学工程为A-。我校A+学科数与西安交通大学并列西部高校第一。学校新闻中心特推出“建设双一流”专栏,深度聚焦近年来我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今天,让我们走近在本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

  2017年12月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我校四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被评为A+并以明显优势蝉联全国第一。这一消息随即刷爆了成电师生的朋友圈,也再一次证明了电子科大在国内电子信息领域明显的综合优势和学校学科实力的明显提升。

  作为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始终与成电共同成长并不断壮大。早在1956年建校之初,学科的苏联专家列别捷夫和林为干、冯秉铨等教授就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并为国内重点高校培养师资;1981年,该学科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83年11月向研究生曾令儒授予本学科全国第一个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学科所辖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4个二级学科全部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电子科学与技术”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分别排名第3、第2和第1。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保持军事电子的特色,充分发挥研究领域宽、综合实力强的优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解决从材料、器件、电路到系统的关键和重大问题,汇聚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人才,产生一流成果,建成世界一流学科。 

建设高水平一流师资队伍 打造学科人才高地

刘盛纲院士.jpg

刘盛纲院士获红外毫米波-太赫兹领域国际最高奖

  尽管已经年过八旬,刘盛纲院士仍然坚持工作在科学研究的一线,全力推动我国太赫兹科学技术的发展。“我长期从事物理电子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在太赫兹研究方面占据了国际国内领先地位。”刘盛纲院士说,“当然,有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2016年9月27日,国际红外毫米波太赫兹学会将该领域的最高奖——“杰出贡献奖”授予刘盛纲,以表彰他在本领域的杰出成就。刘盛纲是迄今为止国际上获得该奖的第三人、中国第一人。

陈星弼院士获颁“国际功率半导体先驱奖”.jpg

陈星弼院士(左)成为首位获IEEE ISPSD“先驱奖”的华人科学家

  和刘盛纲院士一样,年过八旬的陈星弼院士依然以科研为志趣。2015年5月10日至14日,第二十七届国际功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年会在中国香港举行。陈星弼因对高压功率MOSFET理论与设计的卓越贡献,获得这一功率半导体领域顶级学术年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国际功率半导体先驱奖”,成为亚太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陈星弼院士说,“很感谢大会组委会的认可,我还将继续努力工作,为着我对科学纯粹、无限的热爱。在科学的路上,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就是一种幸福。”

111122.jpg

胡俊教授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除了坚守在一线的老院士、老教授,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优秀中青年学者也不断脱颖而出,共同推动学科构筑起人才高地。2017年,由胡俊教授担任牵头人的“电磁辐射与散射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得立项批准,实现了我校电磁场学科零的突破。这一群体的成员包括“杰青”2人、“长江”2人、“优青”3人、“青拔”1人和“新世纪人才”5人,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多种型号雷达系统,为我国重大装备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27岁博士毕业,28岁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0岁破格晋升为博导,31岁破格晋升为教授,32岁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3岁当选“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在成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程钰间教授主要从事微波、天线理论与技术的研究。面对纷至沓来的众多头衔,他发出了是成电让自己的青春梦想展翅飞翔的感慨。

  以他们为代表,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汇聚了总量达40人的杰出人才队伍(不重复计算)。这支队伍里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IEEE Fellow7人。此外,学科还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 

着力培养创新引领人才 助力莘莘学子脱颖而出

  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开放式、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

微固学院博士生胡绍刚在《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png

博士生胡绍刚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论文

  2015年7月,研究成果“基于可重构忆阻Hopfield网络的联想记忆”被国际著名期刊《自然-通讯》刊发。这是我校在该杂志发表的第一篇第一署名单位的论文。论文作者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博士生胡绍刚。本科毕业后,胡绍刚选择直博,科研探索对他来说已是“欲罢不能”。他先后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IEEE Transaction on Electron Device》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了11篇SCI文章,其中第一作者文章8篇。

  以胡绍刚为代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一批批优秀学子脱颖而出。近年来,他们以第一作者身份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Acs Nano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入选全国优博论文和提名论文各1篇。

  博士生王泽高曾获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他致力于研究大面积、高质量石墨烯薄膜的可控生长机理与技术。2014年,王泽高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noscale发表研究成果。博士生毛焜致力于高压700V BCD工艺技术的开发,研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成果成功转让给华虹NEC公司。截至2015年底,累计量产晶圆超过5万片,芯片出货量超过4亿颗。

  截至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共建成了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自1981年以来,我校已累计培养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640余名博士和5700余名硕士,成为本学科国内培养博士和硕士最多的院校之一,50%的毕业研究生就业于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国防重点单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著名的科学家、技术专家、管理精英以及IT业界的领军人物。

  精英人才辈出的同时,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也积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自身建设需要,不断拓展办学内涵,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四年来,学科主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具有境外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合作经历的博士生超过60%,吸引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100名来华留学生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

  2015年11月,我校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正式揭牌,成为全国首批九所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之一。这一学院的设立旨在满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快培养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及其装备、材料等方向的工程型人才。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获批,既是对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以往办学和育人的肯定,更是在国际高点上对学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校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举办“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教育项目.jpg

我校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合作举办“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教育项目

  2016年6月,电子科技大学与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简称KTH)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两校强强联手举办集成电路工程双学位硕士教育项目,中方实施单位为我校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双方通过国际化体系培养集成电路与系统及其相关领域的产业与科研人才,培养方案兼顾两国和两校在该方向的核心教育资源和优势,涵盖包括器件、设计、封装、系统等环节的完整知识框架体系。这是我校第一个电子信息主流专业方向硕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我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空间,有助于提升我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深耕与开拓并行 凸显本学科科研的不可替代性

  2017年5月27日,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电子科大功能材料与集成器件团队从227个候选科研团队中脱颖而出,成为10个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牌的先进集体之一,同时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科技工作者团队和电子信息领域唯一代表团队。

cd358932fba53ca3738fa25dc40ce03f.jpg

功能材料与集成器件团队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牌

  该团队是我校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核心团队之一,致力于新型电子材料和集成器件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研究。依托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实力雄厚的科研平台,团队在自旋电子学、新型电子功能薄膜、先进电子陶瓷、电磁辐射控制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牵头承担了10余项国家/国防重大项目,一批填补国内甚至国际空白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经过多年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现拥有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极高频复杂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子信息工程科学等3个引智基地,微波通信单晶材料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1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近四年,学科科技经费超过8亿元,其中经费过千万的项目超过20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学校当之无愧的“经费大户”和“国奖大户”。

  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众多研究领域中,太赫兹波是频率在0.1-10THz范围内的电磁波,处于宏观电子学与微观光子学的过渡区域,是电磁波谱中亟待全面探索和开发的频段。不同于微波和光波,太赫兹波具有低量子能量、大带宽、强穿透性的特点,被誉为继微波、光波后人类更全面认知世界的“第三只眼睛”。

  在刘盛纲院士的带领下,团队通过协同创新,在太赫兹辐射源、太赫兹通信和太赫兹雷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原创性提出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把电子学和光子学结合起来产生太赫兹辐射的新机理,用全电子学系统实现了0.22THz、带宽3Gbps的QPSK调制方式的太赫兹无线通信,相关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在高速无线通信领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研发了0.22THz、带宽7.2GHz,成像分辨率为75px×75px左右的高性能太赫兹雷达成像系统,相关指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张怀武教授率团队经过十余年攻关,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在全球掌握“高密度互连混合集成印制电路”和“印制复合电子材料与集成埋置器件”核心技术的国家。在此过程中,中国高端四代印制电子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并使中国“智造”占领了相当比例的国际市场份额。凭借“高密度互连混合集成印制电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这一成果,团队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这些成果为代表,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所辖各二级学科长期以来积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国民经济主战场,不断上大舞台、做真贡献。

  在物理电子学方向,我校是国内高校中唯一能进行从大功率微波、毫米波器件的理论研究、计算机模拟、工艺研究、制管到测试的完整研究基地,拥有国际知名的太赫兹研究中心,在电真空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方面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具备了从基础理论到材料、器件、系统的一体化研究能力,在若干领域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一批成果已应用于国防装备和高新技术产品,为提升我国军用关键电子材料与器件的“自主、可控” 能力,推动产品升级换代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方向,突破了军用微波领域一系列微波组件小型化关键技术。电磁散射与目标特性研究成果,直接应用我国重大型号工程;非均匀介质中场与波理论在石油电测井中的应用,打破了跨国公司对测井新技术的垄断;四维天线阵、强互耦宽带阵等天线新技术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已获重大工程应用。

  在电路与系统方向,解决了一系列关键的基础理论问题,成功研制了国内首部基于全电子学的太赫兹高速无线通信系统;在雷达导引头被动侦收微波集成前端、高性能的硅基毫米波芯片等方面,突破了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封锁。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展望未来,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正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军,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学科水平位于世界一流学科前列,为学校整体迈入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一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