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创新创业】融冰行动:“成电智造”背后的善意和温情
文:刘啸天 黄兰珏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6-06-19 8263

  当电子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生宋廷健第一次了解到“渐冻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时,他就下定决心为他们做点什么。2015年2月,宋廷健和小伙伴们一起创立了“融冰行动”团队,由此走上了一条别样的“公益创业”道路。

融冰行动logo.png

  “渐冻人”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他们的大脑是清醒的,但却因为运动神经受到侵袭而逐渐丧失运动能力乃至完全瘫痪。他们可以眨眼睛,但无法说话;他们有情感,但无法表达。在被“渐冻”的五年里,他们会目睹自己一天天被“冻”住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宋廷健第一次了解“渐冻人”是在2014年。这一年,旨在为“渐冻人”捐款的“ALS冰桶挑战赛”通过网络风靡全球,受邀的网友要么选择用冰水淋身,要么选择为“渐冻人”捐款。仅在美国就有170万人接受挑战、250万人捐款,筹集善款达1.5亿美元。

  一桶一桶的冰水,传递的却是一颗一颗的善心。“冰桶挑战”的成功,也激励着宋廷健“融冰”的善意和雄心。据报道,中国约有20万“渐冻人”,仅在四川一省就有近万名。90%的“渐冻人”存活不会超过5年。如果“融冰行动”真的能够做出成果,那将是至少20万人的福音!

  但“融冰行动”帮助“渐冻人”的方式不是募捐,也不是开发药物,而是发挥知识技术专长开发“渐冻人”使用的辅助设备,为“渐冻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和生命的尊严。现在,团队针对“渐冻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的“体感鼠标”和“眼控仪”已经初具雏形,“渐冻人”与世界即将架起沟通的桥梁。

03.jpg

先进的理念

“公益+商业”的有机结合

  践行公益已经是一种良好风尚,但到底如何践行公益?2013年,刚进大学不久的宋廷健在参加“创行”(Enactus)宣讲会时深受启发。“创行”的理念是:“公益不仅仅是简单地做好人好事,‘创行’的独特之处就是把公益和商业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创行”是由39个国家的1600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学术界人士和企业界领袖组成的国际性组织。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士共同拥有一个美好的愿景,即“运用积极的商业力量,践行企业家精神,共创更美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

  “创行”汇集了教育工作者和商界领袖们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每年为全世界超过70000名大学生发挥热情和力量带来了积极影响。它用行动证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实践行动,能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此外,它也致力于在学生、校友和企业之间建立积极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也许正是“创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让宋廷健同时强化了自己对“公益”的热爱和创业的精神。用宋廷健的话说,那次听完讲座之后,他的心里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时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后,宋廷健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创行团队。该团队成立于2007年,汇聚了一群有着新奇想法和执行力的成电学子。在这个公益平台上,他参加了“水果沼气”“女性助力计划”“拯救中国传统文化”等多个公益项目,并深入地了解了“企业家精神”在公益活动中的运用和体现,以及商业化运营公益项目的具体方法。

  这些宝贵的经验,为“融冰行动”公益项目的成立和运营模式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宋廷健也在“创行”团队结识了很多同样热爱公益、具有项目经验的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当“冰桶挑战”把“渐冻人”群体带入公众视野之后,宋廷健、欧俊宏、李怡然、李萌等在“创行”期间结识的小伙伴们一拍即合,成立了旨在帮助“渐冻人”的“融冰行动”创业团队。

03.jpg

朴素的心愿

解放“被躯体禁闭的灵魂”

  为了进一步了解“渐冻人”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四川省“渐冻人”的整体状况,2015年3月,“融冰行动”的成员通过上网查找,找到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商惠芳教授进行请教。

  商惠芳教授也是一位十分关切“渐冻人”的志愿者。2011年6月,在全球“渐冻人”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全国“融化渐动的心”公益活动在华西医院举行,商惠芳即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

  他们从商惠芳那里了解到,“渐冻症”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系统病变疾病,得病后患者全身肌肉将渐渐萎缩,最终因呼吸肌无力而导致死亡。一旦发病,病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丧失各种运动功能,最后只能瘫在床上,但大脑却十分清醒。

  这种病症大多是在中年发病,最初的症状为肌肉抖动、手脚无力、部分肌肉出现萎缩等。在已知的致病成因中,有遗传、有毒环境、剧烈体力劳动、长期饥饿等诸多可能因素,更多的成因尚未找到。迄今为止,全球还没有找到有效治疗此病的药物,目前的药物只能缓解症状,而无法根治。

  “现在能够延缓渐冻症的药物,主要是一种叫做‘利鲁唑’的昂贵药物,用这种药每月要花4700元。病人到后期需要呼吸机和胃管,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宋廷健对此感到十分遗憾,他说:“我不是学医的,因此无法研发药物,但我是学电子信息技术的,可以做一些辅助交流设备,为他们的精神提供些许慰藉!”

  当了解到“渐冻人”的大脑清醒、眼睛能动的特征时,团队突然得到了灵感、看到了希望。如果能够开发出“体感鼠标”和“眼控仪”,不就能够辅助解决渐冻人的交流困难了吗?目前市场上已有一些辅助设备,但价格昂贵、性能单一,“我们一定要做出更好用、更便宜的东西!”

  他们带着这种技术设想去请教电工学院康凯教授,得到了康凯的极大鼓励和悉心指导。康凯也很关心“渐冻人”的情况,并一直希望为此做点贡献。得知“融冰行动”的公益创业计划,康凯十分高兴,并为团队做起了“义务技术指导”。

02.jpg

贴心的设计

让“渐冻人”可以“随心所欲”

  如何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渐冻人”使用的辅助设备,这对设计理念是一大考验。对“融冰行动”的成员来说,“设计理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用户体验”,其重要性甚至高于产品的技术实现和具体的性能指标。通俗点说,是否“好用”是检验产品“先进性”的第一标准。

  由于“渐冻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渐冻”的早期和中期,病人的拇指和食指仍然是可以轻微运动的。若能通过移动拇指和食指表达“渐冻人”的需求,岂不是就能实现”渐冻人”与外界的交流了吗?对此,“融冰行动”给出的方案就是研发一款特殊的“体感鼠标”。

01.jpg

  在他们的构想中,这套设备“首先要有一个与普通笔记本电脑一样大小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着26键键盘和输入区域”,“体感鼠标则主要利用鼠标控制光标在屏幕上移动,使得渐冻人可以利用手指的小幅度运动输入文字”,把他们的想法“写”出来。

  由于“渐冻人”的手指只能够小幅度移动,因此,与他们配套的鼠标必须足够灵敏,以捕捉细微的变化;同时,他们所看的屏幕要足够大,以容纳更大的光标移动误差。不然,如果使用普通的3cm2的搜索栏,“渐冻人”就很容易把光标晃动到搜索框外面。为了实现这一个贴心的设计,“融冰行动”创业团队专门写了一个软件,对传统的“键盘”做了特殊的改造,只要使用者把光标移动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顺利地使用输入法了。

  由于“渐冻人”通常只有拇指和食指可以移动,且拇指的移动方向是左右移动,食指的移动方向是上下移动,因此,他们在设计鼠标时,也做了周到的考虑,利用低功耗蓝牙芯片和三轴加速度,通过传感器检测体感鼠标的电路板倾斜角度,并将角度信息通过蓝牙传输到电脑,从而控制鼠标在电脑屏幕上移动。当电路板前后倾斜时,鼠标上下移动,电路板左右倾斜时,鼠标左右移动,根据使用者的情况优化产品,满足他们的使用需要。

  前不久,经过团队成员的努力,他们还编写了语音软件,可以把“渐冻人”输入电脑的文字“说”出来。以前,“渐冻人”只能通过眼神传递信息,这需要别人具有极高的心灵默契才能明白。现在,“渐冻人”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了!这不仅为渐冻人带来了解放,也为照顾他们的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当“渐冻症”进入后期,手指将变得极不灵活,全身上下只有眼球可以转动。在这种情况下,体感鼠标已经派不上用场了,“用眼睛打字”就成了新的技术需求,“眼控仪”由此应运而生。“眼控仪”基于微软Kinect2设备,利用对于固定空间结构信息的算法对眼球中心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视线的识别。通过算法将视线信息转化为光标的坐标,实现对光标的控制。

  “融冰行动”团队设计了一种三维空间中的简化眼球模型,然后通过对于固定空间结构信息的算法,利用摄像头实现对眼球中心的定位,最后将眼球的运动方式转化为坐标的变化,通过相关运算对鼠标的空间进行定位,实现鼠标的移动。这样,眼球往左偏,屏幕就会产生相应的感应,光标就会往左偏。

  贴心的设计,使“融冰行动”受到了广泛的认可。2016年4月,“融冰行动”在“创行创新公益大赛世界杯中国站区域赛”中荣获三等奖;2016年5月,第三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七届高校毕业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在成都大学隆重举行,“融冰行动”荣获“公益创业赛”金奖。

模式的创新

用“衍生产品”维持公益长青

  “眼控仪”并非什么新东西。目前,供正常人使用的“眼控仪”市场,正在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壮大。但支撑“用眼睛打游戏”的“眼控仪”,对于“渐冻人”来说其准确度和灵敏度等功能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遗憾的是,市场上虽然已有专门为“渐冻人”使用的“眼控仪”,但价格都比较昂贵,平均每套售价近两万元,国外的全套设备更是高达三十万元。对于大多数“渐冻人”而言,这可是一笔高昂的费用。

  目前,“融冰行动”团队不仅使“眼控仪”的功能不断提升,而且也正在努力降低其成本和售价。但即便如此,如果为“渐冻人”免费提供“眼控仪”,仅靠常见的“捐赠模式”,显然不是长久之计。研发、生产“眼控仪”的巨大成本,对任何一个公益团队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因此,必须借鉴“创行”的理念,为“融冰行动”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他们分析认为,既然普通“眼控仪”的市场快速增长,何不在“渐冻人”所用的“眼控仪”的技术基础上,开发一些功能更好的、可供普通产品市场使用的衍生产品,然后用普通市场的利润支撑“渐冻人”公益活动的免费模式呢?

  于是,“融冰行动”团队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对象进行了进一步细分。第一类是专业级别的“体感鼠标”和“眼控仪”,研发成功后免费提供给“渐冻人”使用;第二类是技术衍生产品,适用于其他所有的普通消费者,通过市场化运营获取利润,留出一部分利润以便公司继续发展,其余的收益全部投入公益产品的生产赠送。

  现在,他们的研发工作“齐头并进”,专业产品已经进入测试和升级,更加丰富多样的普通衍生产品,也正在逐一出炉。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既可以躺在床上用眼睛操控电脑屏幕,享受电子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也可以间接地为“渐冻人”献出一份爱心,可谓“两全其美”。

公益的能量

传递一份温暖所有努力都值

  “融冰行动”团队目前还在起步的过程当中,团队的许多成员尚处于本科学习阶段,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产品的研发。为了加快研发进度,团队成员都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他们甚至都很少参加比赛。“准备一场比赛会使整个团队的研发进度暂停很长时间,这对整个项目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团队成立之初,没有多少钱作为初始研发资金。为此,2015年下半年,“融冰行动”先后进行过三次公益募捐活动。在成都环球中心举行的“3D打印机”的展会上,“融冰行动”向来自各地的企业家介绍“渐冻人”,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犀浦地铁站外,“融冰行动”向来往路过的行人开展项目募捐;在举行亲子观影活动的影院门口开展募捐活动,小朋友们每捐一笔钱就可以得到一个气球,在寻求捐款的同时也将公益的种子播种在小朋友的心中。有了这笔善款的支持,项目最终实现了启动。

  在犀浦地铁站募捐时,有一个老奶奶刚开始比较有戒心,直到他们出示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证,老奶奶才放下心来。听完对“渐冻人”的介绍之后,老奶奶感慨地说:“你们真的是很用心地在做善事,好心会有好报的!”那天,老奶奶只给自己留了2元钱公交车费,然后把口袋里剩下的所有的钱都放进了捐款箱。

041.jpg

  为了进一步增加社会对“渐冻人”的了解,2015年6月,“融冰行动”申报了“三社互动”成都公益洽谈汇的展演活动,一一向来参观的人们讲述“融冰行动”项目,得到了参观者的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得到了成都日报、网易新闻等媒体的报道。这进一步提高了“融冰行动”公益项目的社会认知度和项目成员的信心。

  电子科技大学也给予“融冰行动”很大的支持,除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以外,学校还资助了很多测试仪器供“融冰行动”免费使用。“要是我们自己买这些东西,目前肯定是买不起的。”技术总监欧俊宏同学感激地说。

  和众多公益团队一样,资金问题依然是摆在“融冰行动”面前最大的障碍。据介绍,目前的大多数川内企业,都更倾向于为贫困山区送温暖、援建希望小学等扶贫行动,而对“渐冻人”相关的项目没有太多的合作意愿。但“融冰行动”相信,当他们的衍生产品逐渐投放市场之后,尤其是当“公益+商业”的互动循环模式运行成熟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公司或力量加入“融冰”的行列中来。

  如今,“融冰行动”公益项目团队已经发展到17名成员,他们当中有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各个学院的技术“大牛”负责产品的研发与测试;也有来自西南财经大学的管理人才负责团队的运营。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但他们都有一腔对社会公益的热情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有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特别感动,也感觉拥有了无穷的动力。”“融冰行动”的所有成员觉得,“能为渐冻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付出的一些都是值得的!”目前,他们正在准备参加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他们希望通过这次大型赛事让更多人了解“渐冻人”,并传递一份温暖的能量。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