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目标·新征程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目标·新征程】软件学院开拓进取 奋力创建一流学科
文:软件学院 图:软件学院 来源:软件学院 时间:2018-06-24 7278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在全校凝心聚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紧密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充分结合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高点谋划,研判形势,进一步厘清学院“在哪里”“去哪里”和“怎么去”三大问题,明确学院发展“四大坚持”,制定学科建设“时间表”,谋划发展“路线图”,大力实施教学强院、科研立院、和谐建院三大战略,牢记使命,久久为功,奋力开创软件工程学科发展新局面。

对标一流,找准发展的发力点

  为做好学院发展顶层设计,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紧紧围绕“双一流”建设要求,采用“基准化分析方法”,找准方向,精准发力。学院党委书记罗光春、院长周世杰带队,先后走访了天津大学、中电科十所、中电科三十所等院校和机构,同时对软件工程学科进行对比,分析了三十余所国内院校软件工程学科的数据,梳理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3月初,学院召开教职工大会,院领导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深入的思考和研判,进一步让全体教职工明确差距和不足、了解未来发展规划和方向。

20180619100413_2fs94m4c8l.png

  面向未来,根据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和工作部署,学院经过深入谋划和认真研讨,明确了四年目标任务及2018年工作要点。学院将牢牢把握“双一流”建设、新工科和信息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强优势、补短板,聚焦电子信息、交通、电商、物流、公共安全等领域,大力推进软件工程精英人才培养,大力发展“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行业软件,服务好国家地方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学院提出力争到“十四五”末期,将学院建成以人才培养、行业性科学研究为核心,以国际化发展和专业化社会服务为特色的工学院。

以理想信念为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8年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教育系统党建质量年、实施“奋进之笔”进取之年。全院师生凝心聚力、鼓足干劲,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深化综合改革和推动“双一流”建设提供坚强保证,聚焦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20180619100621_6xle4hdkgb.png

  学院党委根据上级要求和任务清单进行了整体部署,强调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师生员工全覆盖;二是巩固党建成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执纪问责,激发责任担当;三是做好教职工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做到理论学习制度化、全覆盖,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人才培养为本,深入实施教学强院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等教育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学院始终牢记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着力构建“二平台、一中心”的本科培养体系,即核心课程平台、教学支撑平台和新工科教育中心。其中,紧紧把握“新工科”发展机遇,成立“新工科教育中心”,提高精英人才培养水平。继续推进学院现有“互联网+”安全、物流、电商、交通四个学科方向的聚合,最终形成1-2个具有优势的学科方向。积极推进学科建设规划工作,重点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和特色软件2个新的学科方向。结合国家战略和软件工程学科发展趋势,加强学科发展预判和预研工作,力争凝练和形成1个新的学科方向。

  学院在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也采取多项举措稳步提升招生质量。学院连续三年坚持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接收第一志愿考生,并从2017年开始举办“软件工程”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切实提高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实践平台建设工作一直稳步推进,已建成(在建)一批校级、院级和团队级实践基地,九洲集团、中电科十所等优质合作单位为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实践能力提升的平台。

20180619100712_duk2wt46fc.png

  经过近年来的积累,学院已与近50所海外大学建立联系,在学生互派、教师互访等方面建立合作,召开数次国际会议。四年目标任务确定后,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学生事务中心建设,实现人才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组织学生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开展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依托学院成立的电子科技大学-非洲ICT软件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人才招收的专业性与多元化;通过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成都)引进高水平外籍专家,邀请海外高校教授来访授课;继续吸引法国、泰国等海外学生来华实习,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和新模式。目前,学院来华留学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和在校人数稳居全校前三,留学研究生国别增至22个国家(地区)。

20180619100820_9voq6r3yvi.png

  创新是第一动力。学院立足“卓越计划”培养要求,不断创新学生课外工程实践模式,不断改进实践体系,促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院不断改革孵化模式,提高支持力度,力求培育影响力和价值更大的双创项目。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的高管、一线工程师建立联系,成立联合专家委员会,为学生团队在“挑战杯”“互联网+”“创青春”等国家大型赛事中的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持续指导。

20180619100911_ima6chihqt.png

坚持科学研究为重,实现人才引进和科研实力量质齐升

  学院着力在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等关键环节取得重点突破。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担任双组长的人才工作组,集全院之力,量身定制人才引进方案,人才网络遍布世界各地。学院以求贤若渴的态度、海纳百川的精神,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扎根。在培育使用上,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提升,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研交叉合作。每年定期举办教师工作专题研讨会,帮助教师尽快了解学院状况,拓宽思路。推荐开展新教师职业导师匹配工作,形成良好的传帮带效应。在教师个人四年工作目标上,遵循多样化与挑战并存的原则,充分激发教师内在潜力,达到学生、教师、学院、学校四方共赢的目标。

  优化教师评聘考核体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引导广大教师将更多时间用在教书育人上,在攀高峰、入主流、作贡献上更加积极有为。进一步加强在人才引进、评奖评优、职务晋升等环节对师德师风的考核,对师德师风失范实行“一票否决”。

20180619101257_bu037ruoni.png

  学院在过去四年实现了长足发展,科研工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共斩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2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50余项,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70余项。面向未来,学院提出抓住“双一流”、新工科、信息化三大机遇,在“十四五”末期,将学院建成以人才培养和行业性科学研究为核心,以国际化发展和专业化社会服务为特色的工学院。对科研工作而言,要努力实现“科研立院”对学院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对外合作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带动作用。

坚持文化建设为基,激发学院内生增长的澎湃动力

  文化建设是学院精神与环境氛围的集中体现。学院围绕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心工作,积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建设的生产力效应。第一,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重新修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科研工作考核管理办法(讨论稿)》《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人才培养当量计算办法》等,对岗位进行重新设置和要求,签订“4+1”模式教师目标任务书,逐步形成完备、科学的运行机制;第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职工给予奖励,让每位教职工都能够有获得感,提高幸福感,实现“和谐兴院”;第三,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软件学科特色的文化墙,集中展示学院发展历程、科研成果、取得成绩和教职员工风采,制作《软件工程师的摇篮——崛起的电子科大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宣传片,制作宣传画册,宣传展示学院的成绩与特色。

20180619101431_cvruat9p11.png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使思政教育建设“活起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大力建设“微党课”“微课堂”“微导心语”“青椒说”等栏目,通过优秀网络文章、视频、漫画等形式,将专业教师、企业负责人、家长、辅导员、学生融入到网络文化教育中,优化内容供给,打造网络文化建设品牌形象“信仔”,设计制作输入法、表情、壁纸、T恤等系列文化产品,全面构建“三全育人”网络文化教育体系,激活文化的内生动力。

20180619101529_idm1h1ae34.png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发扬全院师生开拓、创造和付出的历史,传承“创新、务实、和谐”的学院文化,抓住“双一流”、新工科、信息化三大历史机遇,担当起一流软件工程学院建设的新使命,在新征程上开拓进取,行稳致远,推动学院发展再上新台阶。



编辑:罗莎  / 审核:王晓刚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