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杰青”常凯研究员做客物理论坛
文:物理学院科研科 图:聂家恒 来源:物理学院 时间:2018-05-24 4676

  近日,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杰青”常凯研究员受邀做客物理学院的物理论坛,带来题为“低维量子体系中的演生规范场”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物理学院张岩教授主持。

常凯1.jpg

  常凯介绍了低维量子体系的发展以及其重要的实际器件应用。他说,低维量子体系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展现了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并实现了重要的实际器件应用,如量子霍尔效应和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等。在这些低维半导体体系中,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会诱导出许多新奇的量子相。

  常凯阐述了玻恩-奥本海默近似是固体物理中一个重要基本假设。在低维量子体系自旋轨道耦合效应下会诱导出许多新奇的量子相,其中量子相形成机理的物理图像都联系到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在其团队研究中,他们发现如果在自旋轨道耦合的低维体系中,快运动则会对慢运动诱导出规范场效应。在此规范场作用下,自旋反向的电子会受到方向相反的类似洛仑兹力的作用,形成边缘态。其团队还发现可以利用量子光学的办法,通过两束光耦合层间激子内部的三能级系统,利用玻恩-奥本海默近似,可以演生出作用在激子的质心运动上的附加规范场项,相当于激子处在有效磁场中运动。这样,能够将不同自旋态的激子空间分离,即实现激子的自旋霍尔效应。

常凯2.jpg

  报告结束后,参会师生积极发言,就自己的研究课题与常凯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本次报告不仅提升了青年师生的科学素养和对学科前沿及热点问题的认识,也为我校从事该领域的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平台。


  相关链接:

  常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96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中科院半导体所博士后;1998年至200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Research Fellow;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杨振宁Fellowship。2001年获得百人计划资助任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研究领域为半导体物理,在包括Nature子刊(3篇)、Phys.Rev.Lett.(11篇)、ACS Nano(2篇),2D Materials(4篇)在内的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4篇。多项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正面评价、重点引用和跟踪研究,并被写入综述文章和专著中。2004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度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3年获中国物理学会黄昆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科学奖。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如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和第31届国际半导体物理大会做邀请报告。曾任第17届窄能隙半导体物理会议主席,第18届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二维电子气物理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第33届国际半导体物理大会(ICPS-33)程序委员会主席。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半导体自旋电子学方面。


编辑:董虹宇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