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艺术家缪永舒做客“非遗”学术工作坊
文:申思奇 图:李卓然 刘晓芳 来源: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 时间:2018-05-10 3511

  5月8日晚,由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举办的“非遗”系列学术工作坊邀请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著名艺术家缪永舒,为我校师生讲述中国书法的魅力。讲座由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谢梅教授主持。

微信图片_20180509230909.jpg

  缪永舒结合大量的书法作品图片,向师们讲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书法与汉字相伴而生,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缪永舒从殷商的甲骨文讲起,阐释了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从殷商甲骨文到商周金文、石鼓文、秦朝小篆,再到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时期以及元、明、清代的书法艺术,缪永舒将每个历史时期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带领在场师生一同追寻3000多年来书法发展的轨迹。缪永舒表示,中国书法与中国社会的同步发展,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微信图片_20180509230526.jpg

  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中国书法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散发着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如今,书法艺术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睐。那么如何对书法艺术进行鉴赏呢?缪永舒将鉴赏书法的标准大致总结为四点:一是看其字法、笔法和墨法;二是书法的力量感、节奏感、立体感;三是观其空间结构,主要为单字结构、整行结构和整幅布局;四是书法的形神与意境。缪永舒说,书法除了有交流信息的功能,它还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社会、自然、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想文化、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正因如此,意境便成为了鉴赏书法的最高标准。

微信图片_20180509230634.jpg

微信图片_20180509230829.jpg

  讲座最后,缪永舒现场为电子科大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题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以此来勉励同学们多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非遗文化之精髓。

  谢梅表示,数字与文化传媒研究中心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客学术工作坊,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解和亲身示范,以活态的形式呈现非遗文化。希望同学们从自己的专业角度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相关链接:   

  “非遗”系列学术工作坊是由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举办的系列学术工作坊。工作坊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藏羌彝民族音乐、蜀绣、漆器、竹编、木雕、陶瓷、蜀锦等,采用讲座形式,邀请非遗传承人做客工作坊,重现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代语境融入非遗文化,追寻古老的工艺,感受匠人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编辑:董虹宇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