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社会科学网: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文:王让新 来源:社会媒体 时间:2018-04-25 3200

  编者按:4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刊登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让新撰写的文章《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全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从发展规律性和人民目的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出发,围绕建设网络强国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2016年的4·19讲话和今年4月20—21日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科学的观点,系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这一重大网络实践课题,形成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一、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这一重大网络实践课题

  网络化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在4·19讲话中明确提出:“从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正在经历信息革命”。在这个大趋势中,中国后来居上,无论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网民数量的增长及网民参与网络的频率,还是网络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作用,都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并给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联系交往等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同时网络实践和网络空间也日益成为各国竞争新的领域和战场。这种网络实践的大发展给正在带领人民大踏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网络强国,怎样建设网络强国”这一重大课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着眼于网络实践的大势所趋和人民群众的人心所向,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一重大课题。

  1.习近平同志在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一系列讲话中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网络强国”作了科学回答。首先,网络强国必须是用自己过硬的核心技术武装起来的。习近平同志在刚刚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之前的一系列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一定要有自己过硬的技术。其次,网络强国必须是安全可靠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就难以得到保障。一个缺乏国家信息安全和网民安全感的互联网是不可能支撑起一个网络强国的。再次,网络强国必须是惠及于民的,使人民群众能够从中受益的。习近平同志指出,网络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手段,并日益成为社会、企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纽带,所以必须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第四,网络强国必须是以网络命运共同体为基本价值理念支撑和武装起来的。网络空间本身就是无数个网络主体通过网络相互联系构成的,每个主体都是网络空间的一份子,只有大家具有自觉明确的共同体意识并形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才能真正支撑一个名副其实的网络强国。在回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网络强国”问题上,习近平同志深刻揭示网络强国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工具性与价值性有机统一”鲜明特征。

  2.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一系列讲话中对“怎样建设网络强国”作了科学回答。首先是下大力气发展网络核心技术,习近平同志要求“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展信息核心技术,不是关起门来自己搞,必须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进行技术研发,还要在开放的环境下检验我们的核心技术。其次是建设一支技术过硬、政治合格、管理严格、文明用网的网络参与主体队伍。技术与人才永远是社会发展两大力量。建设网络强国,人才是第一位的。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的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网络人才必须有过硬的技术,能够发明技术、运用技术和解决网络技术难题,提供网络安全的技术保障。网络人才必须政治合格,由于网络涉及千家万户,与经济社会融为一体,直接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和人的思想,所以网络人才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敢于对社会负责,对网民负责。网络人才必须能够对网络进行严格的管理,以使得网络空间关系顺畅,有序运行,各得其所。网络人才还应具有文明的用网行为,能够在虚拟空间中时时处处保持良好的道德水准,保持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再次,高度重视并真正树立网络为民服务的理念和意识。“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只有亿万人民群众在网络中有了安全感、获得感,并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并促进了发展,才能用他们的坚强有力的网络行为为网络强国建设奠定扎实的民心民意基础。第四,不断营造和推进网络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互联网成为反映民意、连接民心、融通民情的网络主权范围内的命运共同体和连接世界各国、沟通各国民族、融通人类感情的全球网络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对此强调指出,“互联网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让世界人民在互联网中都有获得感。正因如此,习近平同志多次倡导“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以“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第五,建设网络强国必须坚持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不断强化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治理的坚定信心和决心。由于网络空间具有连接世界各国人民、融人类社会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于一体并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新的领域和生成土壤等特殊性,使其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自信”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为了使互联网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成为为社会、为人民提供正能量的领域和途径,必须始终坚持和强化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导网络强国建设,使全社会、全世界明白中国共产党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网络、治理网络的信心是坚定的,决心是坚强的,步伐是坚定的。

  二、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实践相结合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对技术与人的本质、技术发展与人类进步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及基本理论,为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提供了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得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使人走向了成为人的发展道路,而工具的制造及使用就是技术产生的源头。技术从诞生那天起,就承担着促使人的诞生、促使人的进步、促使社会发展的重任。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影响和改变世界的能力不断提升,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人类社会的活动方式、交往方式及其社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这其实就是生产力影响并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具体实现方式。恩格斯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过,马克思不仅是理论家,更重要的是革命家,因为他一生都致力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正因为这样,马克思高度关注每一项科学的发明和技术的应用,科学技术被马克思视为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重要杠杆和途径。恩格斯也从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由的高度研究和评判技术的功能和作用,认为火的发明和蒸汽机的使用都使人获得了极大的解放,使人的自由大大地向前迈了一步。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不仅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生产人类所需要的物质财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科学技术还是影响和改变人类交往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因素和力量。在科学技术不断社会化和社会不断科学技术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影响到的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人的重要存在方式和社会的重要存在方式,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影响和塑造社会和文明,使人类社会不断出现新的领域、新的样式、新的业态、新的面貌。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心理、健康等,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塑造作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马克思主义正是从哲学的高度看待科学技术的本质的,从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的角度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的功能和影响的。

  马克思主义基于对科学技术本质、功能的理解,也使其看到了科学技术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另一种影响和后果,那就是当科学技术的力量与资本的力量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对人、对人类消极的影响和后果。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的时候,曾经明白无误地指出,机器的使用由于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目的结合在一起,不仅产生了“机器排斥人”的社会现象,还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剩余价值的方式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转向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使得剩余价值的效率更高也更加隐蔽,而且随着资本的有机构成(注: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不断提高,工人阶级的失业就会变成一种常态,而且还会越来越严重。同时马克思主义还高度关注了科学技术的普遍使用在人与自然关系产生的消极影响,研究了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异化”现象,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应当防止和消除此类“异化”现象,促进科学技术持续健康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视域里,技术的逻辑、资本的逻辑、人的价值逻辑,必须以人的价值统领技术和资本的逻辑,使得技术和资本都成为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力量,防止和消除技术逻辑与资本逻辑在结合中对于人的价值逻辑的侵蚀和背叛现象,以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洗礼和带来社会巨大变化的考验,信息技术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物质、意识等相互关系的边界划分,使得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日益紧密联系起来并融合在一起,使社会出现了许多以前从未有过的新的特征、新的趋势。中国社会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着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并行交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走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把促进社会信息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我国社会的信息化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有了很大提升。

  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化迅猛发展,无论是互联网技术普及程度,互联网参与的人口规模及其参与程度,还是互联网对社会对个体的影响程度,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样一种发展,使得网络日益成为个人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方式,网络日益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及其个体之间连接起来,网络也日益成为国家与公民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沟通联系的重要途径,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极为重要的活动和生存空间。网络不仅影响着社会的经济活动,而且还影响到社会意识形态活动和社会治理活动。

  正是基于网络发展在中国展现出的伟大实践及重大作用,习近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和治理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创新互联网工作新局面,不断创新和完善网络强国建设的思想和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和治理工作,不仅把发展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工作提到极为重要的议事日程,而且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了工作目标和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和关心下,我国定期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研究互联网发展趋势,共商互联网发展大计,凝聚互联网共识。中央多次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网络发展的重要思想、重大部署。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在有关意识形态的会议上强调网络与意识形态的紧密关系。习近平同志还多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不断阐发和创新网络治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强国建设等重要思想和观点。习近平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和网络治理实践结合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网上网下形成同心圆”“互联网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让亿万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获得感”“网络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互联网要正面引导、提供正能量”“维护互联网安全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建设一支优秀的互联网人才队伍”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逐步形成了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重要发展,是指导我国互联网发展和建设网络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着力贯彻并践行这一思想,就一定能够把我国建设成一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人民受益的网络强国。

  (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链接:

  http://ex.cssn.cn/zx/bwyc/201804/t20180425_4213396_1.shtml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