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诺奖得主Richard教授为成电学子讲授大师课
文: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图:尘摄影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8-04-23 4935

  4月16日,美国化学家、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Richard R. Schrock做客成电大师课,在清水河校区立人楼为同学们带来素质选修课“Science Over The Centuries”的第一讲。能容纳三百人的教室座无虚席,众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聆听了大师授课。

image.png

  去年5月,Richard教授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并首次做客“成电讲坛”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之路。此次为期5天的授课,为成电学子提供了与Richard教授进行更加深入交流的良机。课堂上,他首先用元素从何而来的问题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自然哲学与科学方法。接着,他从宇宙大爆炸开始,通过宇宙的演化过程和时空观的概念,巧妙地阐释了元素的内在属性。Richard教授的授课生动有趣、思维活跃、不拘一格,他让黑板擦从手中自由落体至地面上,形象地诠释了重力的存在,又延伸至行星的运行变化,指出化学在物体变化中的不可或缺。

image.png

  原汁原味的大师全英文授课,为同学们提供了提升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的宝贵机会。同学们认真听课、做笔记,在互动环节积极与Richard教授交流。有同学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为什么物理是完美的而化学是混乱的?”Richard教授回答道:“一样东西,只要你十分了解,都会拥有一个完美的框架。物理在大部分人看来较为完美,但是现代的物理学,很多时候要用化学来完善。这两者不是矛盾的,而是互相促进、和谐统一的。”还有同学提问:“科学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或者说,我们应该向着哪个角度探索科学的奥秘呢?”Richard教授说,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科学应该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如同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中,我们的研究方向不应该简单的确立在应用已知规律扩展元素周期表中,而应该将目光着眼于实际应用。例如用平稳的方式利用各种元素,或者是将生物和化学结合在一起,以促进这两门学科的共同发展。精彩的授课让同学们意犹未尽,部分同学在课后还与Richard教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1.jpg

  在接下来的授课中,Richard教授围绕社会科学和学术期刊的发展历程、元素周期表与物理化学之间的奥妙、科学史和一些奖项、今天人们因为无知所面临的危险等主题,带领同学们认识科学发展之路,漫步于科学的美丽花园。

  从前期火爆的报名情况,到课堂上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本次大师课在同学们中反响热烈。大家表示与学术大师的交流让自己收获很多,不仅体验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拓展了思维和眼界,同时也提高了英语沟通和交流能力。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既对科学发展脉络和知识有所了解,也加深了对中西方教育和文化的体会,感受到了大师授课的魅力和乐趣。

  大师通识课是在学校教务处和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由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组织,于今年起面向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的精品课程,是成电讲坛“诺奖”系列讲座的升级版,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通识课程的有益补充。课程师资由全球顶级学者、知名专家组成,内容以通识教育为主,兼顾专业学术交流,旨在拓展国际视野,搭建同学们与学术大师直接对话交流的平台,营造“转身遇见大师,随处可见讨论”的良好氛围。3月,菲尔兹奖得主Efim Zelmanov教授来校授课,开启大师课的序幕;4月,诺奖得主走上大师课讲台。接下来的5月,“百家讲坛”名师、武汉大学赵林教授将为同学们带来为期一周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盛宴。


编辑:董虹宇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