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人物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桃李春风】朱学勇:打破传统 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文:学生记者 宁芳平 唐子清 图: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8-04-10 9256

  编者按:优秀教师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中流砥柱。学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荣誉体系的构建,对教师卓有成效的教学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2017年,五粮液-电子科大教育发展基金捐赠协议签署,用于设立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奖、教学新人奖等类别的“本科教学奖教金”。去年底,由校学生会和研究生会共同举办的电子科技大学第四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结果揭晓,10位老师荣获“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学校新闻中心陆续推出“我最喜爱的老师”、卓越教学奖、教学改革创新示范一等奖、教学新人一等奖获奖老师的报道,反映他们为学校精英人才培养做出的突出贡献。今天,让我们走近教学改革创新示范一等奖得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朱学勇教授。

  作为《信号与系统》课程首席教授、《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组长,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朱学勇教授很早就开始探索研究性教学等教学改革创新。

  在教学生涯里,他先后主持开展了课程小班教学、挑战模式、考核方式改革等多种教学改革,获得学校“优秀主讲教师”称号和“我最喜爱的教师”提名奖。曾主持教育部课程资源建设项目1项、四川省教育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1项,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3项。主研项目获得四川省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和学校教学成果奖多项。同时,他带领课程团队锐意进取,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出了一个勇于创新、紧密团结的队伍。

  朱学勇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演绎式教学必须转变,课程知识所蕴含的理论、实践、思维理念都应该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出来,课堂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

朱学勇.jpg

在日新月异的通信领域,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应万变

  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朱学勇根据教学生涯中的细致体验、不断反省中萌芽的。

  在登上讲台初期,他对教学的认识就是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怎么解题,“那道题用什么样的积分理论能够解决,用什么样的数学公式更合适。”后来,他逐渐认识到,这样的教学模式的确能教会学生解题,却无法充分锻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他看来,学生脑海中如果没有老师讲授的一些条条框框,或许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好比要跨越一座山,我们老师看到的也许是这条或者那条翻山的路,但事实上我们可能根本不用上山,而是往旁边一绕,也可以到山那边去。”

  同时,随着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很多新知识在交叉领域不断产生,仅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甚至让大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已经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通信领域的需要,“将来学生们遇到的问题都是他们所不熟悉的,甚至是不知道的,那么该怎么去解决问题?”

  形势的变化让朱学勇更加坚定了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怎样呈现给学生、怎样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问题等都是传统型的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和弄懂知识,更要让学生们明白知识是怎样被发现的,人们是怎样从实际中提炼出这样的结论的,又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和所得出的结论回归于工程实际的。”

  因此,他认为需重新设置教学目标。真正适应精英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点: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优良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学术追求精神;培养学生团结、组织、协作的能力,作为一个团队应有的组织行为能力。

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大胆融合全新挑战

  在通信学院“壹系壹班”《信号处理系统》的课堂上,朱学勇和课程组的其他老师要在一学期内为同学们讲授连续和离散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数字信号处理的数学概念、物理意义与算法实现方法等内容。

  作为融合了原有《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主要内容的挑战性课程,这门全新的课程获得了学校2017年本科教学改革“挑战性课程”重点项目立项。

  朱学勇曾担任《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的课程组长。课程内容上的交叉,让他萌生了将其合二为一的想法。“有些东西在一门课上教了,另一门课还得用它,因此不由得生出了把两门课融合为一门课的想法。”

  根据课程组的设计,《信号处理系统》的教学方式为课堂讲授+课内研讨+MOOC学习+课程设计,共计12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课内研讨、MOOC学习108学时,课程设计20学时。课内研讨内容为基本概念扩展和工程实现需考虑的问题,不设定标准答案;课程设计为实际科研中提炼出来的设计项目,要求每组3-4位同学课外合作完成,完成后进行答辩;MOOC课程在“爱课程”网开课3期,是同类课程中的第一门。

  课程合二为一后,压缩了总学时,但内容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并不能降低,这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挑战如何体现?朱学勇认为,原来两个学期的课程要在一个学期内学完,这首先对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老师的授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信号与系统》课程考试侧重基础理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更关注实际应用,但融合为一门课程后,就要求学生既要有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实际动手能力。第三,《信号处理系统》本质上属于基础课,教学内容注重于讲述专业知识而不是实践运用,但同学们仍需动手解决课下所留的工程背景课程设计题目。他认为,这就相当于老师把所有建桥的工具都交给了学生们,而如何用这些工具造出一座桥,就需要学生们自己去探索实践,这对学生的能力构成了极大挑战。

  “由于这门课程比较偏向基础和数学,一开始我还挺担心不太适应,万一在数学方面太深太难就听不懂了。但朱老师在课上尽量避免太过繁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大多是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来讲解公式背后的意义和应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贾浩楠觉得,每节课学习的知识都可以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方案,让大家觉得自己学的知识有用武之地。

实践教学,让学生们学会自己搭桥

  “学中用,用中学”是朱学勇一直以来秉持的理念。他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改变学习方式。

  《信号处理系统》课程的设计题目大多以仿真为主,很多知识依靠学生自学,老师并不讲解。因此,同学们需要不断从实践中学习,并把学到的东西进一步运用到实践中,通过问题建模、研究算法、方法仿真和做出实体硬件等步骤学会解决问题。

  一学期的课程结束后,朱学勇很想知道勇于接受挑战的这批同学对课程的实际感受。通过课下与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朱学勇发现大家的反馈各不相同:大多数同学感觉上这门课很累,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挑战性学习促使自己主动进行思考,让不少同学感觉很有收获。一位在上课期间参与了有关机器人课题研究的同学,甚至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决定了自己未来研究的方向;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同学不适应挑战性课程的模式,更喜欢单纯地做题。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管紫菁认为,“挑战班提供给了我们‘躬行’的机会。朱老师在教学中会经常让大家研讨一些经过巧妙设计的问题,让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大家在小组讲解和被其他同学质疑的过程中,表达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了最终解决问题,大家竭尽全力地将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需要融合,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自然加深,思维方式也得到了有利的训练。”

  虽然课程仍在探索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为了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朱学勇认为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方向是正确的,“好学校不仅仅在于优良的硬件设施,更要培养出好学生。”

  设置挑战性学习课程,能够促使学生们主动探索,努力收获课本以外的内容,“为了求证一个结果,经过验证、探索、思辨,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好锻炼,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好学生。”

  书上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基础,老师把建桥的工具交给学生,要造什么样的桥,怎么造成一座桥,所有问题的主动权都在学生手里。朱学勇希望,成电的同学们今后能够主动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