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资环论坛:地球深部构造及其对地震产生的作用
文:资环研究生科 来源:资环学院 时间:2017-10-23 5739

  一、主 题:地球深部构造及其对地震产生的作用

  二、主讲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 王志 研究员

  三、时 间:2017年10月25日(星期三)10:30

  四、地 点:创新中心5楼005会议室

  五、主讲内容:

  通过采用地球深部结构层析成像,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地球动力学,对西太平洋俯冲带的地震产生与深部岩浆活动开展深入讨论和研究,揭示了岛弧火山活动、俯冲型大地震诱发机制与大洋板块俯冲、板块耦合和脱水的内在关系。同时,较为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青藏高原东缘碰撞造山、地震产生与深部结构不均匀性的关系,揭示了汶川地震的诱发和产生机制,为该区域的防灾减灾等提供了深部地球物理信息。

  六、主讲人简介:

  王志,男,1971年12月生,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责任研究员,学科组组长,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大洋俯冲系统和大陆碰撞带地质地球物理学研究,2008年以来主持(或主研)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项。

  王志提出的基于主震事件关联的台网外震源参数定位新技术、速度和泊松比非线性联合反演新方法,首次实现了俯冲带台网外地震参数定位和地震层析成像。长期围绕“西太平洋俯冲系统”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研究区域,致力于深部精细结构成像、岩浆活动、地震产生和板块碰撞偶合作用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第一次获得了西太平洋俯冲带全岛弧深部精细结构,揭示了岛弧火山成因、地震产生与板块俯冲脱水及板间相互耦合机制;提出的青藏高原东缘壳幔三维纵横波成像结构,揭示了深部结构的强烈不均匀性、地壳应力分布成带性和深部物质部分融熔性,以及它们对大地震产生、复杂破裂过程的控制作用。

  近年来王志在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31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25篇(包括地学类第I区TOP期刊SCI论文7篇,第II区期刊SCI论文9篇(含TOP2篇),第III区期刊SCI论文5篇,其它SCI期刊论文4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约24万字)。第一作者论文中有3篇论文入选TOP25热点论文,排名第3、6、9、10、14位,其中有一篇论文获得了2004-2007 Most Cited Paper Award。所发表论文近五年来被包括《Nature》在内的SCI引用800多次,其中他引600多次,H指数为18,在国际学术交流会议上作学术交流报告20余次,其中多次被邀请指定为大会主题报告和分会主题报告。

  王志在“西太平洋俯冲系统”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带”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先后获赵九章优秀中青年科学奖、国土资源科技二等奖、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傅承义青年科技奖、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和2004-2007 Most Cited Paper Award奖励;先后入选日本学术振兴外国人特别研究计划(JSPS)、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四川省科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资源与环境学院

                         2017年10月23日


编辑:张茜  / 审核:罗莎  / 发布:罗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