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我校举行
文:施星宇 王翔 图:逆光摄影 来源: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7-10-21 9181

  10月14日-15日,以“探索浩瀚宇宙——深空探测:中国2020”为主题的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在我校清水河校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50余家从事深空探测及相关工作的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1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盛会。这是该学术会议第一次在中国西部城市召开。

9208177cc4fe03b00443ead2b916f4f6.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测控通信与航天系统总体设计专家、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宝岩,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总设计师、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平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型号总指挥张玉花,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所长、973首席科学家张伟,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所长董光亮,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少将徐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副总设计师、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执行总监兼副总设计师张熇,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研发中心党委书记张旭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02所副所长李永,我校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IEEE Fellow李少谦,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副主任施遐,四川省国防科技情报研究所所长汪士中,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军民结合处副处长刘毅洪,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杨晓波、徐红兵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学校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研究生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等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出席年会。

本次大会由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由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承办,并得到了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勤达科技集团的大力支持。大会旨在推进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总结深空探测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探讨深空探测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及国际合作新途径,为我国深空探测工程任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开幕式前,李言荣校长会见与会专家学者,并代表学校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5a9e2c8e1aacd9cbf7a4fccb8bfbbed5.jpg

  14日上午,大会在清水河校区经管楼报告厅举行开幕式。杨晓波代表学校对大会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概况和学科特色,尤其是学校的各个学科专业与深空探测领域的紧密关系。他表示,学校要充分发挥在电子信息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在深空探测领域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4ac72c9cc6b7f5755ca8c19eba0c7d4e.jpg

c11392416d009b007e2a1845c81fce15.jpg

  吴伟仁对电子科技大学为大会的召开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本次年会的报告内容丰富、水平较高,十分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体现了国家的重大发展需求。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在深空探测方面抢占制高点,为探索浩瀚宇宙做出更大贡献。

  刘继忠介绍了国际国内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形势,以及我国在“嫦娥四号”等重大工程上开展国际国内合作的情况,并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加强合作,取得更大的技术突破、提升行星科学水平、进一步加强深空探测领域的相关国际法律研究。

  开幕式后,吴伟仁、张荣桥、严俊、段宝岩、张熇、张伟、董光亮、张旭辉、李永、李少谦等10位专家分别作了特邀报告,围绕中国航天发展战略、深空探测远景规划和科学目标、大口径天线、月球探索、深空智能机器人、深空探测技术与系统、太赫兹通信在深空探测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

段院士.jpg

段宝岩院士作特邀大会报告

7664c4702104cb8149e9df6ee8be9858.jpg

  本次大会共收到118篇学术论文,经过大会分场讨论和评比,最终评出了《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转移轨道设计与分析》等10篇论文为本届年会优秀论文。10月15日下午,大会举行了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圆满闭幕。


编辑:张茜  / 审核:罗莎  / 发布:张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