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届“CNS论文培育计划”与“基础研究星火计划”入选者系列报告(二)
文: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时间:2017-09-25 6315

  为展现学校在推进双一流建设中的风貌和成果,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特组织首批CNS论文培育计划入选项目组和星火计划入选者举办高水平学术报告。现将本次报告安排通知如下:

  时 间:2017年9月28日(周四)9:30-12:00

  地 点:清水河校区图书馆光影厅

  主持人:何伟东 博士

  主题一:复杂界面浸润性研究及应用

  主讲人:邓旭 博士

  主讲人简介:

  邓旭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马普学会中德联合实验室负责人。2013年博士毕业于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2014年到201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在最近的7年时间里,先后在韩国,德国和美国的国际著名实验室学习与工作,并与韩国现代集团和三星研发中心,德国巴斯夫等国际顶尖企业的科学家开展了密切的合作。负责和参与了许多界面机理研究,界面材料研发的重大国际项目。研究成果Science, PNAS, Nature communication, Physical Review Letter,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文章30篇,共引用1600余次, 并作为主要发明人获得欧洲发明专利3项.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Science上的工作,被选定为Science期刊封面报道。主要研究方向:胶体与界面机理探索、界面材料设计和开发、液滴传输、表面改性。目前作为独立审稿人担任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等国际著名期刊的审稿义务。 
  课题组主页:www.ccsi.uestc.edu.cn

  内容简介:

  浸润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征之一,超亲水、超疏水、超亲油、超疏油是固体表面四个独特的浸润性质.自然界中一些生物体具有的特殊微米/纳米结构赋予了其特殊的表面性能,如荷叶的自清洁性、壁虎脚的高黏附性等.从自然出发,由自然获得启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设计和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殊浸润性的表面;并通过动态调控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几何结构,制备了浸润性在外场刺激下可发生可逆转变的智能表面。

  主题二:索引调制技术

  主讲人:杨平 博士

  主讲人简介:

  杨平,博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实验室,2012-2013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学生,2014年-2016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2011年以来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41篇发表在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 Tutorials、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等IEEE系列期刊上。一作论文19篇(2区及以上论文15篇),文章总计SCI他引300余次,Google 学术引用1000余次,两篇文章为ESI高引论文和热点论文。主研和参与上述成果项目10余项,合著出版国内首部多天线调制方面专著一部《多天线空间调制技术》,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已授权专利6项。

  内容简介:

  随着空域和频域信号维度激增,通信系统设计复杂度非常高。索引调制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调制传输技术,该技术在时-空-频域可灵活配置资源,具有较低的实现复杂度,适合高速无线传输。本报告首先简要阐明空-时-频域索引调制技术理论、方法和研究现状,主要侧重空域和频域调制技术。再次,将着重讨论索引调制优势和应用场景。最后,通过和机器学习方法结合的示例,展望未来此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

  主题三:高效率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主讲人:黄江 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黄江,1984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导,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显示科学与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7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技术方向,2012年获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博士学位。2014年于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士后,2016年获得学术新人奖和星火计划支持。研究方向: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光伏/探测器件。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Solar RRL等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8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被各类杂志Highlight3篇,SCI他引次数达到520余次。

  内容简介: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薄、柔性、低成本等优势,成为近年来能源领域争相研究的热点方向。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面临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瓶颈性难题。本次报告对纳米-几十纳米尺度的异质结和界面层进行有效调控,通过结构设计、界面修饰、制备方法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突破 12%提供解决方案。本次报告重点对于有机太阳能电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有机太阳电池在正负电极之间引入双层连续异质结活性层新结构,利用界面修饰手段,成功地实现了能量转换效率为 12%的宽光谱、厚膜有机太阳电池,是目前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Advanced Materials 2017, 1606729),为实现厚体异质结、宽光谱响应、高效率的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主题四:高性能二维电极材料的理论预测研究

  主讲人:周云刚 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周云刚,物理电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二维纳米材料相关的理论模拟工作。近年来,报告人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s Nano, Nanoscale,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Scientific Report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等在国际重要SCI期刊上发表,其中1区和2区SCI论文占21篇。论文共被引用706次,它引676次, h因子14。获2012年电子科技大学“十大新闻人物”,2015年电子科技大学“学术新人奖”,获2016年电子科技大学优青培育项目。

  内容简介:

  社会对于能源的巨大需求引起了人们对于储能技术的极大关注。锂离子电池作为最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已经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器件、电子交通工具、信息储蓄等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而要开发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是发展新的先进的电极材料。本报告将对二维电极材料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介绍二维材料作为锂电材料的潜在背景、如何简单的从事一些相关的工作,以及前期的一些结果。

  主题五:Addressing crucial fundamental issues associated with mass transfer in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主讲人:何伟东 博士

  主讲人简介:

  何伟东,2007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11年博士毕业于美国范德堡大学(全美排名前15名),在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完成博士后工作,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校“百人计划”。截至目前,受邀做为第一作者为国际出版社Springer、Scholars’ Press出版电池及材料书籍3部,并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lChE Journal、ACS Nano、ACS Energy Letters、Nano Energy、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Journal of Power Sources、Nanoscale、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际SCI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60余篇,包括JCR一区SCI论文40余篇,8篇为受邀封面、特刊及综述SCI论文。受邀担任国际SCI期刊 Nanotechnology (http://iopscience.iop.org/journal/0957-4484)的编委顾问成员(Editorial Advisory Board),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IChE Journal等30余个国际SCI杂志审稿人,受邀在美国化学学会(ACS)、国际材料学会(MRS)等化学、材料学会议上做报告。自2013年6月份加入电子科大以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出版Springer等国际专著3部,累计发表SCI论文70余篇,大部分为一区、二区论文,包括AIChE Journal(化工领域最权威的国际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CS Nano、Nano Energy等领域内顶级期刊论文10余篇,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指导本科生累计发表第一作者SCI论文20余篇,包括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封面论文一篇,JCR一区论文5篇。4年内指导并培养2名成电杰出学生,联合培养2名成电杰出学生,3名唐立新奖学金获得者。作为项目主持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校内CNS成果计划、中央高校重点项目。

  内容简介:

  Control over mass transfer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realizing high-efficiency energy materials and devices, including fuel cells, lithium ion batteries (LIBs), supercapacitors, solar cells, etc. In particular, limited ionic conduction is the main issue towards large-scale real-life applications of solid oxide fuel cells (SOF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igh-charge/discharge-rate lithium ion batteries. Fast polysulfide ion dissolution and diffusion, however, are detrimental for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lithium sulfur (Li-S) battery which potentially allows future electrical vehicles to run over 1000 km upon full charge. In this lecture, I will present our recent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indings in ionic condition and gas diffusion in SOFCs, LIBs, Li-S batteries and supercapacitors, and give insights into research opportunities of advancing energy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with an international, leading perspective.

  主办单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承办单位:光电信息学院、物理电子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基础与前沿研究院

 

                     研究生院

                    2017年9月25日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