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党代会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砥砺奋进的五年】瞄准“双一流” 学科实力迈上新台阶
——我校学科建设五年成绩综述
文:李果 图: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9-17 11164

  【开栏语】自2012年6月以来,学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团结和带领师生员工,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了更好地迎接党的十九大和学校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助力“双一流”建设,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营造改革发展创新的良好氛围,学校新闻中心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全面回顾展示五年来我校建设发展取得的各项成就。

  8月15日,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出炉,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五百所研究型大学。今年,中国内地共有45所大学上榜,电子科技大学的世界排名大幅提升至201-300(国内排名10-18区间)。

  每年,ARWU排行榜都会公布世界范围内排名前500的大学榜单。学校首次进榜是2016年,名列世界范围内3万所大学的前400名,今年更是在这份榜单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软科500强排名.jpg

在2017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学校大幅提升至201-300(国内排名10-18区间)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由上海软科发布的这项排名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报道和大量引用,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大学以ARWU为标准,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来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ARWU排名的快速提升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我校的学科建设工作自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科实力迈上新台阶。

学科实力:ESI前1%的进步和1‰的突破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电子信息领域的许多学科处在国内前列。”在录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我的大学》专题栏目时,李言荣校长这样介绍5年来我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绩。

  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结果显示,我校参加评估的八个一级学科中,五个学科进入全国前十,排名相较上一轮评估显著提高。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第1,信息与通信工程并列第2,光学工程排名第7,仪器科学与技术排名第7,生物医学工程并列第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并列第12。

  五年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支撑着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继续保持领先,形成电子信息领域学术高地。

  与国内高校同台竞技的同时,成电人把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在过去几年国际知名的学科排行榜上,电子科大交出了一份份亮丽的答卷。

  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从引文分析的角度,提供22个学科研究领域中的机构科研绩效统计和科研实力排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

  这项指标每2个月更新一次,学校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和图书馆均密切跟踪着数据的最新变动。他们也见证了学校ESI前1%学科数量的不断增长和ESI前1‰学科的突破。

化学.jpg

2017年我校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

神经科学进入ESI前1%.png

2017年我校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

  今年1月15日的ESI数据显示,我校“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3月10日的ESI数据显示,“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

  至此,加上此前已经进入ESI前1%的“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我校ESI前1%的学科数达到6个。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王秉中教授介绍,在国内行业特色型高校中,我校ESI前1%学科的数量排在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工程学”学科还在2016年7月进入了ESI前1‰。当时,全国只有14所高校的“工程学”学科跻身这一范围。这一数字意味着,我校工程学已经初步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最新的数据显示,我校工程学学科稳定处于ESI前1‰,现已逼近世界前100位。

  此外,在美国US NEWS全球学科排名里,学校“工程学”和“计算机科学”近三年均进入全球百强,其中2017年工程学排名第94位,计算机科学排名第54位。在英国QS排名里,我校“电子与电气工程”排在世界前200位。

  5年来,在重要的国际学科排名中,电子科技大学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王秉中说,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师生发表高水平学术成果,学校不断提升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有力支撑了学科排名的提升。“比如,博士生发表1篇JCR一区论文即达到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发表期刊论文的要求,JCR二区论文则需要2篇。我们也鼓励博士生师从名师,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人力资源部等部门也在成果奖励、职称评审等方面向高水平学术成果倾斜。” 

学科拓展:跨界延伸 生态体系更加合理

  “电子信息技术与临床医学结合、交叉学科的发展已经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向深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学发展的未来。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一个现代化医院连常规工作的开展都寸步难行。”在9月4日举行的医学院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院长杨正林向学院首届本科生介绍,医学院将依托学校信息科学的优势和两所附属医院雄厚的临床实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医学为切入点,以精英教育为宗旨,培养“高精尖”复合型医学人才。

  第一届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入学,标志着医学院办学走出了实质性的重要一步。

QQ图片20170906120723.png

电子科大医学院举行首届本科生开学典礼

_MG_9832-2_resize.jpg

四川省肿瘤医院加盟电子科大医学院

  事实上,随着2013年底正式挂牌和2016年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加盟,医学院在医学、生命、电子信息等学科交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不仅牵头获得2016年科技部“精准医学”重点项目立项,还凭借“视网膜疾病基因致病机制研究及防治应用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加上2016年我校与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共建脑科学研究院,我校传统优势学科向医学领域的拓展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

  自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确立“学科拓展”战略以来,学校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强化学科建设对学校发展的引领作用,向国家急需和大力扶持的资源与环境、空间科学与技术、医学、网络安全等领域大胆拓展,充分发挥电子信息学科优势与引领作用,完善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结构,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每拓展一个学科前,我们都要经过严密的论证程序,调研领域内的需求是什么、拓展的基础是什么、师资队伍和依托的学科是什么,以及国内哪些高校在这个领域做得好。”王秉中介绍,在依托老学科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学科动态调整和学科申报,逐渐把一些新学科建立起来,使学科布局更加完整。

  经过认真梳理及研究,我校资源与环境领域重点发展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资源探测与信息技术等研究方向;空间科学与技术领域重点发展测控通信与导航控制、人机工程与机器人等研究方向;医学领域加强与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合作,重点发展神经科学、脑科学、医学图像处理等研究方向;网络安全领域重点发展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技术、网络信息系统等研究方向。

  通过整合师资力量,加强杰出人才引进,资源与环境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医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全国首批)先后成立,学校形成了更加合理的学科生态体系,学科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王秉中认为,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一流大学应该拥有一定数量的一流学科,我校必须在保持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一批一流学科,才能保证学校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哲学社科:实现新突破 创新发展氛围浓厚

  带领本、硕、博学生赴都江堰市向峨乡棋盘村开展社会实践,已经成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戴钢书教授每年都做的“功课”,这也是他探索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链的重要阵地。这个“5·12”地震后率先建成的农民新村已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和舞台。2014年,戴钢书主持申报的《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观教育链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实现了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

  要迈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一流文科的支撑同样不可或缺。自学校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校内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全校上下对繁荣发展文科形成了一致认识。戴钢书教授这一零的突破,正是近年来我校文科稳步发展的缩影。

DSC_9829.JPG

2016年学校召开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会

  在文科学院和相关学科积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的同时,学校也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谋划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更好发展。去年5月25日,学校发布了《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国际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7月8日,电子科技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进会在清水河校区召开,吹响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号角。

6078e41482f74c818668df3c7b78701d.jpg

《人类文明经典赏析》课程受到学子热捧 

  其中,从去年十月底正式开课以来,《人类文明经典赏析》核心通识课程以其“小班教学全覆盖、教学团队青字号、教学形式全新型”的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刮起了一阵人文“旋风”。目前,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已达56位,分别来自通信、微固、物电等14个学院,共开课56门,有167个教学班、4491人选课,课程全部进行小班教学,实现了对2016级本科生的全覆盖。

  以这门课程为代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校文科通识课程教育教学体系已基本形成,为《计划》中第一步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即“经过3—5年的发展,形成课程体系基本完善、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文化传承功能显著增强的哲学社会科学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校精英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同时,学校全面启动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大重点项目培育行动计划》《研究咨询平台支持行动计划》《青年教师成长接力行动计划》《杰出人才倍增行动计划》《学科交叉发展行动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支持计划,“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西非研究中心”和“以色列研究中心”等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平台也已揭牌成立。

  我校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目标是,经过10年左右的发展,基本形成学科精良、队伍整齐,体制机制较为健全,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显著提升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体系,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贡献。如今,上述的一系列举动标志着电子科大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一流文科建设正行稳致远,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

  未来五年,学校将按照“扎根中国的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这一定位,建设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工科、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理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医科,构建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重点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信息医学交叉学科群和数理学科群等5个学科群。

  其中:

  ·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群的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信息医学交叉学科群的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群、数理学科群的重点建设方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 8个学科进入ESI前1%(新增数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

  · 工程学排名进入ESI前100名

  为上述发展目标,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实施“创建世界一流学科行动计划”、“理科建设与学术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显著增强学科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学校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奠定坚实的基础。


编辑:罗莎  / 审核:罗莎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