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新闻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经管学院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专题研讨新兴技术发展与企业专利战略
文: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 图: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 来源:经管学院 时间:2017-06-20 3163

  近日,经管学院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举办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清水河校区经管楼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新兴技术发展与企业专利战略”。我校协议教授、美国普渡大学克兰纳特管理学院童文峰教授,经管学院新兴技术管理研究所邵云飞教授、杜义飞教授、宋艳教授、王敏副教授、陈爽英副教授、肖延高副教授等分别报告了自己近期的研究成果。本次研讨会由杜义飞教授主持。

微信图片_20170620102228.png

  在研讨会上,童文锋教授以中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授权数据为例,分析了技术的复杂程度和专利申请人的授权急迫程度对中国专利审查周期的影响,发现技术复杂程度越高,授权或驳回的周期越长。同时,专利申请人对授权的急迫程度越高,撤回专利申请的周期越长,同时专利审查员驳回专利申请的周期也越长。

  陈爽英副教授则报告了专用专利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双刃剑作用,包括促进外部财务资源的获取和增加价值专用性的正向效应,以及由于路径依赖阻碍创新造成企业价值创造的限制和向竞争者过度披露发明创造信息等负向效应。实证研究发现专用专利战略与企业市场价值和财务绩效呈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政治关系强化了上述关系,但知识产权制度削弱专用专利战略与企业市场价值的上述关系。

  邵云飞教授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讨论了联盟组合伙伴多样性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联盟组合伙伴多样性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来源,可以为企业带来互补性的创新资源。当APPD增长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企业能够从中获取最大化的创新收益。但是多样性的伙伴之间存在不同的目标、决策过程和管理方式,限于企业的联盟管理能力,超过该临界点之后,这种积极作用可能会逐渐减弱直至成为负向作用,这时企业在管理和协调联盟关系的花费可能会大于其带来的收益。

  杜义飞教授在现象观察、案例研究与质性研究基础上,结合文献梳理过程,解析和提炼出后发企业“双依赖”情境结构与影响要素,包括技术落后和市场控制力弱。进而给出了悖论视角下后发企业的战略决策行为,包括技术优先还是市场优先,资产寻求还是机会搜索,技术模仿还是技术购买等。揭示了悖论视角下驱动后发企业吸收能力的内核机制,以及后发企业由利用转换到探索的组织学习倾向。

  宋艳教授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和行为实验方法,探讨了市场结构和产品价格对新兴技术“峡谷”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实用主义者更偏好在消费市场中购买新兴技术产品;有远见者更偏好在组织市场中购买新兴技术产品;实用主义者更偏好购买产品价格符合心理价格预期的产品,有远见者对超出心理价格预期新兴技术产品的购买意愿显著高于实用主义者。

  王敏副教授结合自己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选题,分析了新兴技术初创企业双重“新进入缺陷”及其合法性影响路径。第一重“新进入缺陷”指初创企业因创业者经验和信任的缺乏导致资源不足而形成的生存挑战,第二重“新进入缺陷”指作为颠覆者的新兴技术初创业面临着将新兴技术“合法化”为产业标准(主导设计)的发展挑战,主要影响企业发展的机会空间。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兴技术初创企业在孵化期和成长期的双重进入缺陷和成因,以及由此带来的企业合法性和产业合法性问题。

  肖延高副教授以中国生物基纤维行业的丝丽雅、彩电行业的长虹、微波炉行业的美的和通信设备行业的华为为例,研究新兴技术轨道情境下在位后发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新技术轨道涌现情境下,在位后发企业面临的创新机会和风险并非在位企业与后发企业的机会和风险简单叠加,在位后发企业利用机会和克服风险的创新战略选择及其演化更加多元。其中,技术轨道转换速度、知识可获得性和知识产权壁垒、公司治理和融资、政府介入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位后发企业的创新战略选择及其演化。

  在研讨会提问和讨论环节,与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踊跃提问,充分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银路教授对上述研究的规范性和前沿性表示赞许,同时也对如何利用全球专利数据开展新兴技术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研究人员加强国际合作和资源共享,共同推动新兴技术产业和创新管理研究。


编辑:胡武辉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