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时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来校考察
文:王晓刚 凌荣勋 图:逆光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6-14 5910

  6月12日-14日,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组来校考察,现场考察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情况。

  6月12日上午,专家组在清水河校区召开2017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察见面会。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吕志伟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勇朝教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孙殿中总工程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13所张玉兔副所长,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建勇教授,专家组秘书、郑州大学李松杰老师,北京理工大学高广宇老师参加会议。

  曾勇副校长,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教学副院长、副书记、教学首席教授代表、教师代表等,以及教务处、学工部、人力资源部、计划财务处、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信息中心、图书馆、宣传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通信学院、电工学院、物电学院、机电学院、数学学院、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等学院负责人,物理实验中心、电子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公共实验室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32a0835f4c227020f1580181b44f7688.jpg

  曾勇代表学校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概况。他说,60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电子信息是立校之本、军事电子是特色之路、基础创新是活力之源、理工结合是强校之路,成为了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十三五”期间,学校大力实施本科精英人才培养计划、理科建设与学术水平提升计划、与行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一校一带”行动计划,旨在将学校建成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理工深度融合的研究型大学。

  他说,学校高度重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建立了学校教务部门牵头、学院具体实施、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常态化机制,逐步推进工科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全覆盖,以全面提高学校工程人才培养的产业适应性、国际认可度以及学校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和国防建设的贡献力。希望各位专家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对学校工程教育给予指导和帮助。

  专家组组长吕志伟教授对此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察的依据、目的、标准和程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说明。按照相关要求,专家组将对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深入的现场考查,包括见面会、现场考查、师生座谈会、用人单位访谈、听课、查阅教学资料、支撑材料、管理文件等多个环节。本次考察结束后15天之内,专家组将向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提交考察报告,考察结论将由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反馈给学校。

  随后,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张怀武教授从历史沿革、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师资情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介绍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整体状况,并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撑条件等七个方面,针对自评报告的专家审核意见进行了补充和解释。

  在专家组提问与质询环节,各位专家就教学过程如何监督、是否形成了对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回访机制、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工作如何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采取相应措施、毕业要求达成度的评价机制、是否按照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反向设计教学环节和课程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质询,并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一条龙”式的综合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组对教学大纲的研讨记录、课程组与大课题组合二为一等方面提出了补充材料的要求。

3fbda36689288e72bae8cea5d8af94be.jpg

6950030b65b7885cd4f92fcfea2ee2c1.jpg

a5836317209cc12c8f6f445f576b836f.jpg

  此后的两天里,专家组一行现场考察了信息中心、图书馆、工程训练中心、基础实验大楼以及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专业实验室,并通过现场考察、师生座谈会、用人单位访谈、听课、查阅资料等方式深入考察了解了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情况。

d9ef02f6b8d3137edd0815ff3097dea9.jpg

524ca8f2f52c9b10b7491797fb24c875.jpg

31070c0b446e1bfbbe0e7835276b6575.jpg

54ab0dad1d53e9191c587a9b14264621.jpg

  6月14日上午,专家组就考察情况作了口头意见反馈。专家组认为:第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实验为先”的课程体系建设等非常有特色,“一条龙式的综合实验”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学校、学院非常重视专业教学队伍的人才建设,尤其是给予了实验、实践教学队伍较大的支持。第三,学校、学院重视专业教师与本科学生间的互动,“综合导师制”与“教授进班级”等制度为师生沟通搭建了良好的桥梁。第四,学院重视院友工作,“院友联合会”、“校外辅导教师”等措施充分发挥了优秀毕业生的作用,形成专业整体的良性循环。第五,学校具有一流的信息中心,其基础网络设施与网上资源为本科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与帮助。第六,学校、学院的各项教育、教学举措切中要害,譬如“新四会”等教学理念为理工科学生领导力的缺乏提供了正向、有益帮助。

  同时,专家组也建议学校、学院要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理念的学习与深化,进一步完善专业的部分规章制度与相关工作的过程记录,进一步完善以“工程认证”为标准体系的章程,进一步加强专业对学生毕业要求的部分指标点,尤其是一些非技术类的指标点的培养力度。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