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成电讲坛】著名作家王蒙诠释“永远的文学”
文:陈伟 学生记者 王宏伟 姚卓琛 常文祺 图: 来源:新闻中心 学生记者团 时间:2017-04-18 5296

  4月13日下午,时隔三年,中国当代作家、学者、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再次登临成电讲坛。同学们对这位年过八旬的文学大家充满期待,清水河校区图书馆求实厅早早地就坐满了听众。

  讲座开始前,校党委书记王亚非、副书记申小蓉在清水河校区会见了王蒙、单三娅夫妇一行。 

  王亚非代表学校欢迎王蒙夫妇来校,并介绍了学校的建校历史和近年发展情况。他说,电子科大经过60年的发展建设,已经成为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学校始终坚守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电子信息领域的专门人才,有力支撑和引领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当前,学校正在探索培养具有领导能力和全球视野的精英人才,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开设了诸多人文类通识课程,也希望借助于国内外的文艺名家特别是像王蒙先生这样的大家的力量,推动我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领略和享受文学艺术之美,助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王蒙先生说,电子科技大学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里的著名学府,办学特色非常鲜明,三年前那次访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分高兴第二次受邀来到电子科大为同学们做报告。王蒙先生现场挥毫,提笔写下“青春万岁”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并寄语电子科大学子要有青年人的朝气、创新的精神,有一种闯劲、激情和勇气,青春是最了不起的骄傲和财富,在今天这样蓬勃发展的时代里,更加要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和这个伟大的时代。

9aeba177645d910e42025f81ba5a3a55.jpg

  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文学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在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文学是否会走向灭亡?文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着怎样的重要性?83岁的王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这些问题娓娓道来。

  虽已耄耋之年,王蒙仍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语言风趣幽默,经典语录不断。这位新中国文艺战线的“老兵”,以理性、平和、情理交融的建设性心态,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勉励在场师生热爱文学,提升精神品质和文化素养,进而拥有广阔的格局和胸怀。

8d18147c4356cac7e45f4b11e36f833c.jpg

741afcd37804b17493c7f33416d36aaa.jpg

 校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为王蒙颁发“成电讲坛荣誉讲师”聘书

文学的主要功能不是实用,在于直抵人心

  “我走进一些大学,常常有人问我文学有什么用?”面对文学实用性的问题,王蒙为同学们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央视有一个节目,曾经试图根据文学名著中的内容来复原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木牛流马”,最终却无法完成;《红楼梦》里王熙凤给刘姥姥讲过茄鲞的详细做法,但在实际生活中,照着相同的工序做出来的却是难以下咽的。显然,从制造工具的角度来看,文学确实比不上一张清晰的图纸。

  “文学的主要功能并不是实用。”

  文学能够涵养人的精神品质。在王蒙看来,热爱文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关心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人们可以关注到自己的生活状态、个人品质、综合能力、文明程度、智慧水平和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气质风度也就在这种思考中被逐步打磨出来。杜甫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就说明了文学对塑造精神面貌的作用。

  文学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王蒙说,小时候晚上睡不着,你的母亲就会给你讲故事,讲故事就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让你知道世界上有人关心你、爱你、保护你。即便是手机里碎片式的段子,可能也带上了些许文学的元素,能让人开心。而一些比较严肃的文学内容,更能塑造精神品质,给人以精神的力量。王蒙举出范雎死里逃生、孙膑忍辱负重的例子,告诉大家文学能在我们遭遇不平的时候,给我们以精神上的慰藉,激励我们不断向前。

  文学大大扩展了人的精神世界,开阔了我们的心胸和格局。每一个人生活的局限性是很强的,从出生到长大成人,从有所成就再到衰老,其跨越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我们去过的地方和见过的世面都是有限的”,王蒙指出人生的局限性,进而提出打破这种局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文学作品。读起《诗经》,我们可以穿越千年。那些文字虽然简单质朴,却让人们看到了古人生命的姿态;读外国作品,能看到世界。“我四十多岁才走出国门,但远在那之前,我就看过《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我也算是去过德国”。

  “文学使人的思想更深邃,更敏感,让人对各种事情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王蒙先生拿自己举例子,年轻时非常佩服一些西方作家在风景和肖像描写上的功力,“我总觉着自己的美术修养不够,风景和肖像就写得不好,总盯着一个人看,琢磨他该怎么写”。他说,阅读或者创作能够锻炼思维、磨练神经。“有了文学之后,你的视力更好了、听力更好了、感觉更敏锐了,甚至嗅觉、味觉都更好了。”王蒙喜欢描写落叶的味道、夏日草地的味道、清晨鸟鸣的声音。他说,有文学和没有文学的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热爱文学的人对生活会有更深的体会、更细腻的触觉。

  文学能让人感受生命之美,给人带来最直击心底的感动。王蒙说,古代小说中最感动他的就是“别来无恙”四个字。《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对赤壁之战的描写,曹操百万大军南下,却落得只身几十骑败走,诸葛亮派关羽在华容道堵截曹操。曹操知道对面是关羽,整理自己的戎装,只一句:“将军,别来无恙乎。”只这一句就让关羽想起了曹操当年对他的恩情,热泪盈眶,不得已放走了曹操。话剧《雷雨》中鲁妈说起旧事时的一句“那个时候还没有用洋火”,“怎么那么感动人啊”,王蒙说,它一下子让人想起那个还没有火柴的年度,让人为时间的流逝所感动。

  “也许文学造不出‘木牛流马’,也做不出‘茄鲞’,但文学给人正直善良、恻隐之心等精神品质,给人明辨是非、判断真伪的精神能力,给人以敢于坚持、敢于创造的精神勇气。”王蒙说,“不读文学和少读文学都是一种遗憾”。

29f56b07b0046cca9190c6a966fdf9dc.jpg

文学不会灭亡,我们永远需要文学

  随着新媒体传播手段的迅猛发展,许多人习惯了用微信、微博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甚至将其作为自己的知识源,中国社会普遍出现唱衰经典文学的苗头,人们也越来越不爱阅读经典。对于文学是否会灭亡,王蒙的回答是:文学不会灭亡,我们永远需要文学!

  他说,与文学不同,新媒体的传播手段能给人更直观的感受,这也让文学的受众数量远远少于电视、网络和手机。但是,“文学是思维的艺术,只有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你付出的思维强度才会达到最大”,因为“文学并不那么直观,它需要通过人们的思维、想象、揣摩和分析获取相关信息,这个过程对思维的锻炼是其他事物难以替代的”。

  “文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充实你的智力、精神能力,这个作用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王蒙认为,有些名著可以十分成功地改编成电视剧、话剧或音乐剧,可阅读语言文字带来的享受是表演不一定能达到的,这就是文学的不可替代性。

  文学的魅力还在于,它可以用语言文字这种“符号”将大自然、社会和生活的种种形态文化化,饱含“人”的情感,这也是其他事物难以实现的。例如,“太阳出来了”这一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已经包含了人的情感在里面;“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的“生”必须是“生”,而不能是“升”,从这轮明月想到天涯海角,想到大家都在这个时间看到了这轮明月。“文字和语言的这种描述,已经加入了非常浓厚的人的色彩。”

  王蒙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阅读者是阅读的主体。看到这一段特别感动,你可以多看两遍,可以加一个注释,可以用红笔画两个圈,还可以把它背下来。如果这一段的立意比较远,你可以稍微粗看一下知道大概意思就翻过去。“阅读过程中的结构、深浅、粗细都是由你掌握的,你是主体。”

“大家”和“名著”是“大国”的一面精神旗帜

  “每一个国家都会以自己的文学而感到自豪。”王蒙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符号,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容易普及的部分。王蒙用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俄罗斯索契举行冬奥会的时候,闭幕式上展现的是如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伟大的文学家的作品和精神;在英国也有这样一种说法:宁可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

  楚国被灭,但屈原的文学留下来了,楚辞作为经典永远屹立在那里;鲁迅生活的年代,中国社会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混乱和茫然的年代,鲁迅便成为了精神领袖。王蒙指出,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在动荡的年代,文学家往往是精神领袖、社会中坚、精神旗帜。

  有人认为,当下的中国没有好的文学作品,但在王蒙看来,这种现象是可以改变的。他强调,大家要对文学拥有正面的认识,有更积极的追求,“我们压缩一点发微信、发段子的时间,把这些精力拿来放在文学上,我们一定会有收获。我们整个的精神品质和文化素养,我们的风度、格局和胸怀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7e30fd96dd50d9d52deb8e20b358d58f.jpg

  在交流环节,现场同学踊跃提问。有人问道,当浅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当代大学生如何应对,如何回归有深度有思考的阅读。王蒙回答说,人要控制住诱惑,“我上小学的时候,最大的诱惑就是小人书,凡是看小人书的学生,功课就是上不去,所以学校就要求学生不能看小人书”。他勉励同学们要自己进入高层次、深层次、攻坚式的阅读,而不能光停留在消费化的浅薄化的阅读。他相信“人总是能克服某些诱惑的,总是能进入真正的学习、攻坚、前进的境界”。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一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