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电讲堂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国家优青获得者陈为教授做客学者论坛谈大数据可视分析
文:教师发展中心 计算机学院 图:计算机学院 来源:计算机学院 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7-04-14 5568

  4月11日,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陈为教授应邀做客我校学者论坛,作题为“人工智能2.0时代的大数据可视分析”的学术报告,与我校从事大数据研究的师生展开学术交流活动。论坛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董乐副教授主持。

图片1.JPG

  陈为教授通过互动的方式拉开讲座的序幕。他让大家尝试快速从一张写满字母的表格中数出字母“V”的个数,从而生动地引出可视化的核心概念——提升数据直观上的可读性。陈为教授指出,数据可视化在当今大数据的背景下存在着必不可少的刚需,因为对于外行而言,他们可能看不懂复杂的数据表格,也不懂数据间的关系,因此需要将数据可视化,以图表或者其它更加直观的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数据,从而辅助决策;对于内行而言,当今处于数据信息爆炸的时代,纯人工的方式无法处理这么多的数据,从而更加需要以可视化的方式来帮助专家更快地消化数据,化数据为知识。总而言之,可视化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的成像利器,它为数据展示提供了友好的人机界面,从而降低了大数据的准入门槛,推进大数据平民化。

  陈为教授将数据可视化划分为眼观四路、设备测量、数字成像和数据可视化四个步骤,他提到:“大数据要做的不仅仅只是存储数据,它应该结合可视化技术来帮助人类扩展思维,从而实现具体的应用。”而针对应急、复杂环境和对抗性事件下的建模,他表示在这些条件下人类的智能是更加可靠的,因此应该通过可视化技术实现人机结合的交互式分析,而不是将分析纯粹地交给算法模型。陈为教授分别从大科学、大工程、大安全、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以及互联网与社交媒体这五个方面一一举例,与师生们深入探讨可视化在这些领域的具体应用。

  “让每一个像素都发出最好的光!”陈为教授提出了自己对于大数据可视化在人工智能2.0时代的美好愿景。

  在学术交流过程中,陈为教授与师生们深入探讨了大数据可视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加深了从事不同领域的师生对数据可视化的理解,促进了广大青年教师在该方向的探索,有利于学术水平提升和开展跨学科合作。

  本次活动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相关链接:

  陈为,1976年生,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国家优青获得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云计算与大数据”总体组、指南组专家,研究兴趣是数据可视化和可视分析。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发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数十篇。出版教材3部(其中2部数据可视化本科和研究生教材),专著1部(《大数据技术》)。主讲《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课程相继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共享课程,其教材入选“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担任期刊Journal of Visualization、JVLC、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IEEE TVCG和IEEE TITS客座编委、中国可视化大会ChinaVIS指导委员会副主席。担任VINCI国际会议大会主席(2010,2012),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 2013大会论文主席、IEEE Pacific Visualization 2015大会主席、ACM SIGGRAPH Asia Workshop on Visualization 2016大会论文主席、IEEE LDAV 2017大会论文主席、IEEE Pacific VAST 2017大会共同主席。荣获IEEE Visualization年会最佳论文提名奖2次、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IEEE Conference on CAD&CG大会最佳论文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