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科学报:科技助“江口沉银”重见天日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彭科峰 通讯员陈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7-03-28 3232

  明末农民军领袖张献忠是否真的在彭山江口“千船沉银”?这位“大西国皇帝”搜刮的财富究竟有多少?连日来,在四川江口考古地区出水文物超万件,这让“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的民间传言成为现实,也为探寻明末的四川文化提供了诸多实证。

  在这一国内外高度关注的考古过程中,科研人员功不可没,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日前,多位参与本次考古的人员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讲述了其中的诸多细节。

科技手段寻找沉银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2010年,被眉山市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护范围面积约100万平方米。

  2016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制定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方案。2017年1月正式开始发掘,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携手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立联合研究团队,为考古工作提供科技支持。

  据联合研究团队介绍,几百年来,以金银等贵金属为代表的“沉银”文物受到河流搬运作用的影响,散布于岷江彭山段周边数公里的范围内,其空间分布具有范围大、埋藏零散等特征。同时,江口沉银考古工作涉及水下探测,受水文地理因素的影响较大,技术难度较高。

  团队入驻考古发掘现场以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在预测沉银有利储集区、预测挖掘土方工作量和直接寻找沉银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

  经过考古专家多轮研讨,联合研究团队了解到沉银的储集有一定的规律,存在“沉银有利储集区”。根据江口河床浅部实际地下地质情况和前期挖掘结果,结合河砂、卵石、基岩在河水冲击作用下银锭运动规律,以及目前出土的一万多件文物可以判断,沉银大都集中在砂石底部的基岩上,表面有沟壑的基岩是“沉银有利储集区”。

将绘制3D河床基岩构造图

  在考古过程中,高密度电法勘探、探地雷达等科技设备和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证实通过电子信息和地球物理勘探手段,科研人员能够获得河床基岩构造图,寻找沉银有利储集区。

  联合研究团队成员、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周军介绍,地质雷达方法是一种采用短脉冲宽带高频电磁波信号检测地下介质分布的新技术,电磁波信号在地下介质内部传播时遇到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反射、投射,从而获取地下介质的断面扫描图像。

  据介绍,今后一两年,科研人员将针对江口沉银区域绘制详细的3D河床基岩构造图,“透过”江水和砂石覆盖层,直观地描绘基岩层结构和形态,而特定形态的基岩就是“沉银”的可能有利储集区。同时,团队将不断对勘探装备做技术改进,研究新的技术路线,用科技手段直接寻找沉银。

  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胡光岷表示,参与本次考古也有助于科研。他们将对本次勘探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的信号处理方法用于数据处理,以期获得好的处理和解释成果。同时,还将根据本次采集数据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勘探装备进行改进,研究新的技术路线。

信息技术助力考古

  据介绍,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已经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过万件,包括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大顺通宝铜币等。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认为,用高科技手段辅助考古发掘意义重大。这次考古发掘是四川首次开展的水下考古项目,运用了大量新技术,为今后滩涂考古、浅水埋藏遗址的发掘提供了工作范式和借鉴经验,希望以后与电子科技大学的科研人员深入合作。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也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文化传承创新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据介绍,联合研究团队目前的勘察工作主要在江水排干区域进行,下一步还将对江水覆盖区进行勘察,为四川省历史上首次进行的水下考古发掘以及今后的遗址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科学报》 (2017-03-28 第4版 综合)


报道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7/3/321965.shtm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