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学校深入分析化学学科进ESI前1%单位和个人贡献率
文:研究生院 梁木生 图书馆 张宇娥 来源: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图书馆 时间:2017-02-16 7485

  2017年1月15日,我校“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前1%,成为学校继“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材料科学”后第5个进入ESI前1%的学科。

  为进一步了解我校相关单位及个人对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的贡献情况,图书馆会同研究生院,按照ESI数据库统计规则,利用Web of Science和Incites数据库平台,深入挖掘有关数据信息,主要包括近十年来我校师生在ESI化学学科所属期刊上发表的每篇论文及被引频次、论文作者所属学校二级单位情况等,其中单篇论文只计算唯一作者,该作者按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第一参与作者的优先级别进行筛选。

  根据上述统计原则,我校2006-2016年化学学科论文共涉及21个二级单位及530名作者。依据ESI前1%学科排序方法,通过各二级单位或个人发表化学学科论文被引总频次与学校化学学科论文被引总频次之比来分别计算相关单位或个人的贡献率情况。

  计算结果表明,对我校化学学科进入ESI前1%贡献率排名前五的二级单位依次为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光电信息学院、物理电子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山学院,贡献率分别为35%、25.7%、20.9%、5.9%、3.2%,发表论文篇数占比分别为34.6%、18.9%、17.7%、8.3%、3.8%;贡献率排名前五的个人分别为物理电子学院周云刚副教授、光电信息学院顾德恩副教授、物理电子学院硕士生陈涛(导师曾葆青教授)、光电信息学院太惠玲教授、物理电子学院王治国教授,贡献率分别为4.4%、4.3%、3.1%、3.0%、2.8%,发表论文篇数占比分别为1.6%、0.4%、0.2%、0.7%、1.4%。此外,我校化学学科唯一的1篇ESI高被引论文来自于物理电子学院硕士生陈涛(导师曾葆青教授),该论文于2010年发表在期刊《Macromolecules》上,截止2016年底被引频次达到166次。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张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