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低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技术前沿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文:教师发展中心 微固学院 图:微固学院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6-12-04 6589

  11月24日,低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技术前沿学术研讨会在沙河校区举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副教授麦穗冬博士,清华大学(台湾·新竹)教授张孟凡博士,我校微固学院周雄副教授和黄乐天博士受邀与师生们分享了近期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次研讨会由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低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所承办。低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副院长李强教授主持会议。

拼接.jpg

  李强对来访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低功耗设计已经成为集成电路与系统领域研究的重中之重,希望通过研讨会这一平台让我校学生和青年教师了解集成电路主流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希望有更多学子和青年教师投身相关研究,推动我校在该领域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点鲜明的研究高地。

  会上,四位学者分别介绍了低功耗存储器设计、片上互联功耗优化、低压低功耗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以及异构多核片上系统能效优化设计方法四个方面的低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前沿技术。张孟凡作题为“Challenges and Trends of Memory Circuit Designs for IoTs”的主旨报告。张孟凡是近年来学术界在ISSCC上发表存储器领域论文最多的作者,也是至今为止第一位同时担任ISSCC与IEDM技术委员会委员的学者。他从存储器的基本单元和设计原理出发,介绍了面向IoT(物联网)应用需求的低压/低功耗易失性存储器以及低功耗非易失性存储器设计方法。麦穗冬作题为“Using a Soothing Network to Manage Complex Networks”的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如何利用Dynamic Programming(DP)网络来管理和优化片上网络的性能和功耗。功耗集成电路与系统研究所周雄副教授作题为“A Wearable Ear-EEG Recording System based on Dry-contact Active Electrodes”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一种基于有源干电极的脑电信号采集芯片,该工作也是我校发表的首篇VLSI论文的研究成果。黄乐天博士的报告主题为“Heterogeneous Computing:From System to Silicon”,介绍了功耗优化这一需求如何驱使多核处理器从“同构”向“异构”演进,阐述了如何从体系结构和芯片架构组织上优化功耗。

  来自微固、通信等学院以及校外的师生与四位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学术探讨。

  与会师生普遍认为,此次研讨会为我校从事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设计领域的师生搭建了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了青年师生与海内外一流学者的交流,使大家了解到最前沿的研究方法和热点问题,有利于推动我校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 


编辑:林坤  / 审核:罗莎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