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成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科学报】让更多大学生涌向星辰大海
——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侧记
文:中国科学报 王之康 图:新闻中心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6-11-24 4513

  编者按:2016年11月24日出版的《中国科学报》第八版头条刊发《让更多大学生涌向星辰大海》的文章,报道了近日在我校举行的2016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深度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全文如下:

QQ图片20161124103916.png

  冰冻的鱼在解冻后还可以在水中游?定位技术竟能达到1厘米精度?这些并不是科幻片里的事,而是出现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上的一个个惊人创意。

  不久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在天宫二号执行任务时,忽然发回一段与任务无关的录制视频。他们说,“载人航天和大学生创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作为当代青年学子,你们赶上了国家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放飞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他们为何发回这样一段“天外祝福”?当《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进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时,答案呈现在眼前:能够容纳万余人的体育馆内坐满了来自国内外的学生,视频播放完后,大家高声呼喊着,手里的荧光棒相互碰撞着,屏幕上赫然写着“2016年‘创青春’中航工业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

  没错,这段视频就是为这个比赛录制的。

创造多个“首次”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前身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于2014年正式“升级”,今年是第二届。

  正如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在闭幕式上所说的那样,远在太空的航天员向大赛发来祝福视频,说明本届大赛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创新。不过,秉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本届大赛在进行中也创造了多个“首次”。

  在本届大赛中,公益创业赛被首次作为“创青春”大赛的亮点,并与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增加的两项赛事,形成了创业计划赛、创业实践赛和公益创业赛三大主体赛事。

  如北京工业大学的古道建筑保护协会,通过对古建筑信息采集与整理、历史街区调研与改造及建立古建筑信息数据库的方法,保护日渐消失的古建筑及城市风貌;南开大学的农梦成真公益创业项目,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构建产地直销模式,实现农民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解决丰产不丰收的难题,同时向城市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原生态初级农产品。因其公益性、可持续运营等多种因素,这两个项目均名列21个公益创业赛金奖名单。

  此外,本届大赛还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评委,首次引入公证制度,首次评选建设“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首次设置香港地区选拔赛,首次邀请美、德、法等6个国家的知名高校参与或观摩大赛。

创意关注现实

  冰冻的鱼在解冻后还可以游泳?定位技术竟能达到1厘米精度?这些并不是科幻片里的事,而是出现在本届大赛上的一个个惊人创意。

  除了三项主体赛事的比拼外,本届大赛还同时举办了全国大学生创业项目开放日暨全国重点创业园区推介会,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的创客们在电子科技大学综合训练馆内搭起500多个展台,展示各自的特色创意。

  冰冻的鱼在解冻后还可以在水中游的鱼体“复活”技术是浙江海洋大学创业团队的佳作。“我们采用快速低温技术,在短时间内实现深度冷冻,也就是让鱼的细胞膜内外同时结冰,从而避免冰晶刺穿细胞壁造成死亡,达到保证鱼的鲜活度与有效运输的目的。”团队指导老师韩志说。

  其实,无论是像鱼体“复活”这样的特色项目,还是其他的普通项目,创业团队都是着眼于实际,力图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体现当代大学生对现实的关注。

  今年刚从以色列理工学院毕业的乌列·克劳(Uriel Klar)开发了一款名为SmartAir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收集穿戴者疾病的相关信息,并实时监控引发哮喘的环境因素。要说起这次创业的缘由,是因为他交往了三年的女友患有哮喘病,第一次看到女友发病时痛苦的模样,他决心做点什么,可谓因爱而创业。他研究了全球哮喘报告和中国哮喘联盟报告,最终将创业目标首选在目前雾霾较为严重的北京和上海,希望能为哮喘病患者的康复出一份力。

  来自燕山大学的王伟则将创业目标定位于解决当下普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他的团队从“共享经济”中获得灵感,开发了一种智能车位锁,采用车来锁开、车走锁闭的智能化方案,解决了用户私人停车位被占用的问题,并支持停车场管理和App在线预定车位,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不少企业和观摩者对这一项目颇感兴趣,最终签订了40万元的意向性投资。

  通过创业项目展示,来自国内外的大学生“创客”们彼此分享创业故事,交流创业经验。就像来自香港城市大学的温启然所说的那样:“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让我学习到很多经验,从现实出发,能够更加明确市场定位,有助于开阔视野,开拓事业。”

创业需作准备

  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势头迅猛,但也存在一个普遍问题。那就是大学生创业,要想迈出第一步很困难。

  目前在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军创业两年了,他和自己的团队成立了“成都知数科技有限公司”,对于创业之初的困难,他感受颇深。“刚创业那会儿,我们在顺江小区租了一个160平方米的房子。为了提神,几个人经常晚上十点出去打篮球,十一点再回来写代码,一直工作到一两点。”他说,“从创业到现在,我们一共搬了七次家。”

  武汉大学的易生平也感同身受:“刚开始的时候没多少资金,我们就提供技术外包,经过几年时间,才慢慢发展起来,其中艰辛一言难尽。”

  “我们不局限于举办‘创青春’一场比赛,而是更突出团组织对大学生创业者的服务。”正如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所说,本届大赛首次评选建设“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搭建大学生创业团队与孵化平台更加顺畅的日常对接机制,从而示范带动更多孵化平台积极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缓解大学生创业落地“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

  作为创业投资公司的代表者,来自上海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的王建平表示,大学生创业要有技术驱动,组建自己的核心团队。

  王军是大学生创业的先行者,他表示,创业要找准市场的“痛点”,虽然可能会遇到很多“坑”,但要坚持走下去。

  如今,浙江大学已从电子科技大学手中接过“接力棒”,取得2018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举办权。虽然迈出第一步并不容易,但千万大学生正前赴后继地走在创业的路上,用行动追逐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中国科学报》 (2016-11-24 第8版 校园)

报道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6/11/318188.shtm


编辑:一戈  / 审核:一戈  / 发布:一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