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第七届全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在我校举行
文:教师发展中心 自动化学院 机器人研究中心 来源: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16-11-07 7504

  11月3-7日,第七届全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CCPR 2016)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等全国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人等科技前沿主题和研究热点,以及模式识别领域的产业发展现状等展开研讨,带来一场学术交流盛会。

dd3bb68c61a15419e85ef5a668ea1165.jpg

cccfdbf98891f34ec5a8c85d8ed99de9.jpg

f7512007cbd7f3a0c6deddb8780d9fcb.jpg

5edf8d3cb2662c3b0747b4002d02f7f5.jpg

  本次会议由我校机器人研究中心承办,得到人力资源部教师发展中心的支持。中科院自动化所谭铁牛院士和中科院西安光机所李学龙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科院自动化所刘成林研究员协调指导,中科院计算所陈熙霖研究员、清华大学周杰教授、南京理工大学杨健教授、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洪教授共同担任程序主席。电子科技大学曾勇副校长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欢迎辞,程洪教授主持开幕式。

d65af2e8e735ead3372c46861d8aaaaf.jpg

f7260eee8f99dc0987f9b5d2a2077acd.jpg

c1d08b32b660bc41ef82c61774001d12.jpg

  大会特别邀请到中科院神经科学计算所蒲慕明院士、英国南安普顿大学Mark S.Nixon教授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分校Matthew Turk教授分别做题为“Pattern Recognition by the Brain: Neural Circuit Mechanisms”、“Soft Biometrics for Human Identification”和“Being There: Augmented Reality for Remote Collaboration”的特邀报告。三位知名学者向大家介绍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前沿研究进展,报告风趣幽默,内容深入浅出,赢得师生阵阵掌声。三位专家演讲结束之后与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为大家答疑解惑。

  会议期间,来自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围绕模式识别、机器人、计算机视觉、多媒体、机器人等专题领域分别进行了口头发表和墙报展示。每一位演讲者阐述了自己的成果,现场提问气氛热烈,同行之间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0356918108482260d6edbcd0284d1117.jpg

629d8bcd7440f2776ccc173a5f5726d8.jpg

  此外,全体参会代表还参观了位于我校创新中心的机器人研究中心。大家表示通过此次论坛对我校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机器人的研究有了进一步了解,对我校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外骨骼机器人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表示高度认同。

1cbc8fc0e2e874e87d47aa7efc3bc5cb.png

1.JPG

  7日下午,中科院计算所陈熙霖研究员主持大会闭幕式。现场颁发了最佳论文、最佳学生论文、最佳Poster奖。本次会议论文集将由Springer出版,电子版将在Springer CCIS系列发布并被EI数据库检索。CCPR 2016为国内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让参会者了解到模式识别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开拓了眼界,促进了模式识别研究和应用的发展。国内同行通过会议的契机对我校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有了深入了解,有效扩大了我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关链接:

  全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Chinese Conference on Pattern Recognition, CCPR),是一个提供机器视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及机器人技术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平台,旨在促进国内模式识别研究和应用的交流,促进国内模式识别领域技术又好又快发展。该会议先后在北京(2007和2008年)、南京(2009年)、重庆(2010年)、北京(2012年)、长沙(2014年)多次成功举行,得到了国内同行的积极响应。


编辑:罗莎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