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实践】点燃希望 织就梦想
——织梦支教队赴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纳汪小学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文:陈伟 图:陈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4-09-02 5692

  7月11日17:25,K488次列车从成都东站驶出,开往贵州省贵阳市。

  一年前成立的织梦支教队的十位队员也在这趟车上,他们来自不同的学院,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去大山深处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

精筹划  快乐授新知

  织梦支教队此行的目的地是位于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丫他镇的纳汪小学。
册亨被誉为“中华布衣第一县”,四分之三以上的居民为布依族,曾是全国唯一的布依族自治县。而纳汪小学所在的丫他镇,96%以上是布依族等少数民族。

  贵州地无三尺平,一进入贵州,跃入眼帘的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这里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山区,册亨之名就来源于当地的地理环境,在布依语里是山坡的斜处,纳汪小学就建在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腰。

  纳汪小学只有三间教室、一间厨房和一个百余平米的操场。虽然课桌和凳子很旧,但是很干净,摆放也整齐,只是有几扇窗户没有玻璃。

  今年端午节,织梦支教队的几位队员曾到纳汪小学考察。回校后,队员们根据该校的实情设置了课程。除了常规课程,支教队为孩子们开设历史、地理、趣味实验等课程。

  副队长、英才学院的陈奕丞说,为了写英语教案,他将人教版一到三年级的英语教材翻看了两遍,又咨询了贵州籍同学。得知他们的基础很薄弱后,他决定从简单的英语歌曲和问候语着手,“重点在于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不仅仅是陈奕丞,其他队员也十分用心地写教案,力图让孩子们学得开心、学得轻松。

  正常行课后的每个晚上,队员们都会聚在一起总结讨论,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他们还结合当地实际,增设了礼仪卫生课程。

  “教他们主动和人打招呼,说你好、谢谢、对不起等等。”电工学院的范北辰说,“稍微开导,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

  “织梦支教队来后,很多内向的孩子们变得活泼、好动、开朗起来,他们也学到了很多我没法教的知识。”纳汪小学唯一的老师王昌林这样评价。

  每天八点二十上课,但是让队员们惊讶的是,早上六点半教室就有学生了。

  纳汪小学只有一到三年级三个班,每个班七门课,一天就有21节课,对于从来没有授过课的队员们来说,工作量还是相当重的。

  “一开始,大家都有点紧张,后来慢慢地就进入状态了。”电工学院欧能杰说,第一次被叫做老师,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和感动。

  每天放学后,大家还要将每位学生送回家。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有时还下大雨,对队员们也是不小的挑战。有几次,队员们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队员们的辛苦付出,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放学后,学校附近的学生会从家里送自家种的果蔬给队员们。每天学生们都会将亲手做的“纸花”送给队员们,到他们离开时已经收到了两大箱。

  一天,二年级和三年级同学在黑板上写满了对王老师和队员们的感激之情——“王老师,你对我们的疼爱我们不会忘记的”“哥哥姐姐,你们辛苦了” ……

  队员们不仅仅给纳汪小学的孩子们上课,还在课余辅导附近的学生。

  杨秀城和杨秀海兄弟俩常走半个小时山路,来向哥哥姐姐们求教学习上的难题。他们和这里的其他孩子一样,满眼都是渴望,渴望知识,渴望走出大山。

做家访  叹民生多艰

  按照本次社会实践计划,织梦支教队对册亨县和安龙县的十余位学生进行了家访,深入了解各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成员等情况,向各位家长反馈学生在校表现,鼓励家长们全力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王昌明是支教队员走访的首站,也是离学校最近的一家。队员们走进王昌明家时,他和四个女儿都在,妻子在县里医院照顾刚刚做了手术的儿子。他痛感自己没文化,“无论如何,再怎么苦都要送孩子上学。”

  十年前妻子因故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但是,夫妇俩依然送5个孩子读书。现在,唯一的儿子已经初中毕业,3个女儿都在上初中,最小的女儿在丫他中心校上五年级。

  王昌明为照顾妻子,没法像其他人一样出去打工,只能在家养些牛羊,当孩子们上学要用钱时,他就卖一些羊。现在羊越卖越少,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儿子的手术费用都是借的。

  “买羊子的6000多元是借的,现在家里总共外债有3万多了。”王昌林忧伤地说,儿子马上要上高中了,学费生活费还没有着落。

  说着说着,王昌明开始哽咽,队员们也眼角微红。有的队员抬头看着这个用砖头石块垒起来的、窗户没有任何遮拦、一到雨天就漏雨的家。

  从王昌明家里出来不远,就到了韦天朋家。韦天朋是队员们都十分喜欢的一个孩子,也特别让队员们揪心。天朋八个月大的时候,父亲不幸去世。十五天后,生母离他而去,改嫁他人,十一年多来,她从来没回来看过儿子一眼。每当回想起这些遭遇,88岁的爷爷就泪流不止,奶奶伤心地在一旁擦拭眼角。

  十一年来,爷爷和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将韦天朋带大。饥一顿饱一顿,十二岁的韦天朋明显发育不良。爷爷年轻的时候参加过抗美援朝,头顶上至今还有枪弹留下的伤痕,足有成人的两个手指宽。

  王昌林特别照顾韦天朋,如果有爱心物资,他都会优先让天朋选。“所有的学生中,没有比天朋更不幸的了。”

  当队员们说有爱心人士愿意领养天朋时。两位老人没有多少犹豫,眼含泪水地说:“我们年纪大了,没能力再养他了,天朋好我们也就安心了。”

  目前,织梦还在对领养对象进行考察,“我们希望天朋能找到个好人家,走出大山、走向新生活。”魏天浩说。

  队员们顶着烈日,下山上山,在走访中对当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里的贫困,以及乡亲们的热情好客。

  当大家快爬到山顶,在熊登廷家坐下来的时候,心情才有所好转。在这里,队员们看到了最美的风景,也看到了希望。

  2013年考入广西大学的熊登廷,是王昌林教出来的两个大学生之一。前几天从南宁回来的他,和队员们都是大一的学生,有较多的共同语言。

  他回忆,当年王老师对学生十分严格,背不出课文还打过他手心,一直鼓励他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在王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下,他从安龙县转学到丫他镇民族中学,并以全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考上了黔西南地区比较好的高中——贵州省兴义中学。

  熊登廷清楚地记得,中考结束时,父亲不幸遭遇车祸。父亲全权委托王昌林指导报志愿联系学校。在他看来,王昌林就是自己的大哥。

  “不论在兴义读书,还是在南宁上大学,只要回家了,我都会来找王老师,谈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熊登廷说。

  队长郭晓真说,纳汪小学70多位学生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许多家庭十分贫寒。

  “有的爱心人士已经准备长期资助这些孩子。”信软学院的魏文浩说,长期资助的相关手续已经开始办理了,这让他们感到十分高兴,“希望有更多人关注大山里的孩子们,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不后悔 初心永存内

  丫他镇中心校的一位副校长告诉我们,纳汪小学是全镇唯一的一个教学点。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没有人愿意来,只有王昌林一个人在这坚守。

  十四年前,初中毕业的王昌林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去了广东打工。但是两个月后,他就被村里请了回去,希望他能教大山深处的孩子们读书识字。

  在这里,初中毕业已经算是“秀才”了,出去打工是能够挣到不少钱的。曾经在纳汪小学教书的同事,现在外面打工一个月有五六千元收入,他们劝王昌林出来打工,“在这里呆着不是办法”。

  在父母的反对声和别人的不理解中,王昌林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乡,拿起了教鞭。

  “别人还以为我拿多高的工资,其实只有30块钱一个月的补助。”王昌林和妻子吴明英加起来一个月才60块钱。

  他拿过的最高工资是每月300元,但是只拿了一年,在县里完成两基验收后,他就被清退了。现在的他,更确切地说只能算是一位“志愿者”。

  2011年,他被清退。次年参加县里的统一招考,却遭遇不公平待遇,这给他心灵造成了不少的创伤。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已经没当初那么强烈了。

  他也曾经和另外3位老师去镇上、县里和州里反映情况。但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他觉得自己耗不起,还有那么多学生在等着他。

  十四年里,也有公办老师来过,后来又调走了。也有“志愿者”来过,但是嫌这里太苦了,又没有工资,也都走了。

  被清退后,王昌林连一块钱一天的补助都没有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妻子——她在另外一个镇的小学任职,每月有2000余元的工资。

  王昌林成了完完全全的志愿者,他和妻子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甚至贷款来确保学校能正常运转下去。

  没有食堂,孩子们吃饭是个大问题。他去找教育局,得到的回答是:“你们那早晚要撤掉,建了也是浪费资源。”

  回来后,王昌林和家人商量,决定贷款修建食堂。妻子同意以自己的工资作抵押,贷了4万元。“每月从我工资里扣1300元。”

  王昌林后来去找镇中心校,没钱。他又去找当地政府,镇党委书记李尚成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了2.6万元贷款。

  除了这1.4万元的贷款,王昌林借遍了所有的亲戚,现在全部的外债有六七万,基本上全投给了学校。

  学校现有70多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上面只给了49位学生的营养餐费用,剩下的20多个,只能去想其他办法了。“不可能只给那49位学生吃饭,不管剩下的吧?”

  王昌林每天早上必须五点起床,在八点上课前,将中午的饭菜准备好,确保11:20学生下课后能吃上饭。

  在所有学生都吃上饭后,王昌林才开始吃饭。有时候菜不够,他就用开水白糖泡饭吃。

  每天上午三个年级都有四节课,他只能先去一个班上课,另外两个班预习功课、做作业或者看远程教育系统课程,如此循环反复。下午的课程比如思想品德、美术、音乐、体育之类的,三个年级就尽量合并在一起上。

  遇到天气不好,下大雨或者大雪,他还得上山去看看,怕孩子们遇到危险。放学了先送山上的孩子,确定他们都能安全到家了,又骑着摩托车下山,看山下的孩子们是否到家了。

  回到家里,他匆匆吃点晚饭,就得把第二天的食材准备好。然后,开始备课,批改70多个学生的作业,晚上十二点多睡觉是常态。

  除了寒暑假,纳汪小学不放假,周六、周日也上课。这时,下班回家的吴明英,就会帮着丈夫做饭,也会上课。“他一个人上三个年级的课,课程进度慢,有时快期末考试了,课还没有上完。”

  在全镇还有三个教学点的时候,每次考核,纳汪教学点总是排名第一。说起这,一种由衷的自豪感涌现在王昌林的脸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四年就这样过去了。让王昌林欣慰的是,这里的孩子至少在一到三年级没有辍学的,会说普通话,还有两个考上了广西大学和贵州大学。

  撤并学校的传言说了很久了。当我“残忍”地问:如果学校被撤了怎么办?

  三十六岁的王昌林失落而悲伤地挤出两个字:打工。

  曾经,有些孩子怕王老师走,抱着他的大腿哭:“王老师,你不能走,你走了就没人教我们了。”

  我有点后悔问这个问题,心里正在懊悔之际,这位苗家汉子开口了。

  “学校就是只有一个孩子,我也会坚持下去。”语气坚定又悲壮,“不管上面给不给钱、支持不支持。”

  他停了停又说,自己挺幸福的,孩子们都很听话,会抢着帮他洗碗、打扫卫生等,会说老师辛苦了。

  队员们无不被王老师十四年的坚守所感动,有天晚饭后,王老师和队员们坐在操场边聊天。说着说着,郭晓真和吴琼就失声痛哭了起来,“您太伟大了,受了那么多委屈,没有工资还坚持了这么久。我们应该再多募集点善款,再多募捐点孩子们需要的物资来。”

发物资  爱心汇山区

  “谢谢电子科技大学的老师们!”7月17日中午,织梦支教队将募捐来的一批文具和衣物分发给孩子们,70多位苗族布依族同学齐声欢呼。

  募捐来的物资有蜡笔、铅笔、橡皮擦等文具,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捐献的十余包衣物。郭晓真介绍,自从今年四月他们联系纳汪小学后,便利用各种途径为该校募捐。

  此前一天,电子科大宣传部党支部向该校捐赠了《十万个为什么》《小牛顿爱科学》等系列图书,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棋类、铅笔等文化体育用品,以及一套音响设备,总共价值3000余元。

  王昌林十分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特别是电子科大的师生们,不远千里来支教,让孩子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温暖。

  拿到新衣服的同学们像过年一样高兴。有的比划来比划去看合不合身,有的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书包,有的迫不及待立即穿上。

  “谢谢你们带给我们的礼物。”十一岁的熊光芬是个漂亮的苗族小姑娘,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支教师生说。这位勤快的二年级学生,经常在课余时间帮着洗碗、扫地。

  课余时间,同学们就翻看电子科大师生带过去的图书,或者围坐在一起下棋,或者在操场上跳绳、踢球、打羽毛球、打乒乓球。

  负责外联的魏文浩说,截至目前该校已经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包衣物和文具,为这里的留守儿童带来了温暖,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条件。

  这也让王昌林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电子科大的支教师生,还有全国各地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在默默地关注关心他和孩子们。他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关心像纳汪这样的贫困山区小学。

共磨砺  实践促成长

  为了省钱,给山里的孩子们多带点物资,十位队员买的都是硬座车票,从成都到贵阳,16个小时的路程,大家只睡了四五个小时。

  当火车抵达贵阳后,这些90后小伙伴还得转车。他们和行李一起被塞进了一辆小小的面包车。大约十二个小时的颠簸后,他们才最终到了纳汪小学。

  “塌方,滑坡,大暴雨,崎岖的山路,大约60度的陡坡,种种危险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怕。”来自微固学院的队员杨良维说。

  而到达纳汪小学后,他们还遇到了各种不曾想到的困难。对于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他们来说,连续50几个小时的停电,有种被打回到原始社会的感觉。

  贵州天无三日晴,不约而至的大雨小雨常常给队员们“惊喜”。早上醒来,发现屋里面全是水,像水漫金山一样。一些队员的行李被打湿了,书本泡得像发了酵似的、饭卡银行卡等都被压弯了。

  从住所到学校,要经过一片玉米地,在连日的淫雨浸润下,田埂小路土质疏松,不少队员都曾在玉米地摔倒过。

  困难没有击垮这个团队,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这里的一切都在他们成长的轨迹里刻下了重重印记。

  7月27日,在《感恩的心》《送别》的歌声中,织梦支教队结束了本次支教活动,现场哭声一片。第二天天没亮,队员们就起床去学校收拾东西,不少孩子已经在学校了。

  孩子们和乡亲们越来越多,他们送了一程又一程。他们最后不约而同地说:“老师再见,祝你们一路顺风!”

  洪亮的声音在山谷回荡,所有的队员已经是泪如雨注。经管学院王得志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里的孩子爱得深沉。”

  贵州山区的支教,让这些90后的大学生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让他们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东西。

  每天,没有课的队员和王昌林到镇上买菜,为孩子们做营养餐。从洗菜、切菜、炒菜、煮饭,到组织孩子们排队打饭,到洗碗打扫卫生,都是队员们亲自动手,而他们平时在家是不怎么做家务的。

  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乐观的精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等等,都感染着、冲击着队员们。

  政管学院的徐硕辰说,与其说是来支教的,不如说是被支教的,这里给了他太多的感动,心灵得到了净化。

  杨良维也在日志里写道:很感谢你们教会我这么多的东西,我以前真的很不爱惜自己的生活,学到更多东西的人明明是我们。

  队员们表示,今后将好好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环境和条件,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勇于担当,力争以后取得更大成绩,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让他们走出大山,和我们一样更好地生活。”

编辑:林坤  / 审核:林坤  / 发布:林坤

"